公司新闻

公司领导赴基层指导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一)


2021-12-22

    在公司2021年9月15日、9月24日、9月29日、10月27日连续召开四场务虚会,11月——12月初开展预算编制“一上一下”的基础上,对照“两上两下”要求,12月21日,公司领导李怀林、王春生、李金柱、郭新文、李明、程向前,总经理助理冯云林带领计财处、生产技术处、设备处、人力资源处、公司办、安全处、环保处等单位负责人,赴基层指导采购中心、动力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销售中心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

    12月21日上午,第一场预算会在炼铁厂会议室召开,采购中心、动力厂、焦化厂、炼铁厂等单位汇报了2021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2年重点指标预算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的市场极其特殊,采购中心预算分析中对全年如何以变应变,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最大效益的措施和抓手总结提炼针对性不强,突破性不够。

    2021年,采购中心面对普指从2021年初的164.5美元,上涨至年内最高点233.1美元,再到最低点91美元的宽幅振荡,采购中心以安全保供为重心,以跑赢市场为衡量标准,坚持市场导向,聚焦降本增效,聚力经营生产,为公司效益最大化做出了实实在在、殊为不易的贡献。2022年,采购中心围绕进口矿采购跑赢普指5美元;国内原燃料采购跑赢行业1%;吨钢耐材消耗36.5元;库存资金占用控制在7000万元以下;进一步提高铁运比例等重点任务、指标开展。

    会议要求,一是进一步规范“一单一议”,确保各类物料采购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零库存及功能性承包坚持消化现有库存原则。三是以公司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拓宽备材采购渠道等。

    

    动力厂预算分析,面对明年“能耗双控”及内部新的能源平衡,缺少新的思考和新的举措,带动和支撑全系统能源优化工作措施不力。

    2021年,动力厂全年系统运行较平稳,特别是在降水耗上做了大量工作,各项指标体现了进步。2022年,动力厂围绕提升系统可靠性,为公司全系统能源介质平衡及优化做好设备支撑等重点任务开展工作。

    会议要求,一是高点站位。动力厂明年的工作重点应围绕“两条主线”开展:一是满足能耗双控要求,二是满足内部煤气平衡。同时要积极适应两个阶段的条件变化:一是八高炉检修期间,煤气平衡及锅炉利用效率等;二是八高炉检修后,瞄准高炉煤气不放散目标,统一协调,合理统筹。二是有问题要认真解决问题。对检修费用、维修费用等成本再细化,对八高炉检修后,应对能源变化的措施再修订。针对2022年三季度2万m³制氧机与3万m³制氧机并行的情况,一要做好前期工作,确保2万m³制氧机顺利开启;二要做好两座制氧机同时运行期间的系统稳顺和应急工作等。

    

    焦化厂预算分析思路清晰,分析到位,总结透彻,对明年工作的安排部署很实在,可以成为二级单位的预算标杆。

    2021年,焦化厂各项工作呈现一定进步,整体趋稳。但基础管理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后续须下狠功夫,持续改进提升。2022年,围绕全焦煤耗≤1.438t/t;冶金焦率≥90%;冶金焦成本行业排名保五争三;夯实基础管理,提升系统稳顺运行能力;提升环保治理能力;工序能耗持续降低等重点任务、指标开展。

    会议要求,一是进一步规范工艺操作,稳定固化形成制度,夯实系统稳顺运行的工艺操作基础。二是继续摸索干熄焦系统稳定运行措施,确保维护维修对工序影响最小,成本最低。提前谋划全干熄工作。三是进一步压降维修费用。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管控和点检,强化设备运行基础。能自己修的自己修,能缓修的缓修。四是借助八高炉检修机会,配套检修项目做细做实等。

    

    炼铁厂预算编制体现了进步,体现了追求,且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抓手作支撑。传承了自我加压的好传统。

    2021年,炼铁厂在八高炉处于炉役末期的客观条件下,在“七一”停产等因素影响下,高炉定修周期实现了三个月到四个月的跨越。炼铁工序在全系统运行中最稳定。对公司系统运行质量及系统效益提升做出了较大贡献。2022年,将围绕生铁成本行业排名不后退;燃料比517kg/t;八高炉检修及检修后新的生产组织平衡等重点任务、指标开展。

    “炼铁稳顺,是公司全系统稳顺的基础;极低铁成本,是公司生存的基础”。“公司经营生产要以炼铁为龙头去拉动”。这是公司对炼铁的定位,站在这个管控维度,炼铁潜力挖一点、短板补一块,系统效益就增一块。炼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公司对炼铁的要求和期望高于其他工序。八高炉检修给炼铁厂2022年各项工作增加了难度,炼铁厂要顶住压力,再交优秀答卷。

    会议要求,一是高炉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打好提前量,为施工单位及早高效开展工作做好铺垫。二是以“焦炉煤气不放散,高炉煤气最优化”为标准,做好八高炉检修后的煤气平衡工作。能耗指标要进一步优化。三是要综合考虑铁水罐路线优化等带来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压降维修费。四是八高炉检修后的生产要综合考虑2万m³制氧机投运带来的新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