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华网,看这些国内主流媒体怎么报道长钢
2021-10-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钢铁厂——首钢长钢公司,即是这一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日,《首钢长钢:“红色引擎”激活“绿色发展”》,先后登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黄河新闻网、看三晋、长治环境发布等国内品牌媒体。长钢公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国家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升级改造环保设施和综合治理污染排放等环保工作,全力打造“绿色工厂”的扎实行动及卓越成效,在更高、更大平台上被推广,被介绍。
报道指出:
提及环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增加投入,企业效益就下滑了。但在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美丽山西 全民行动”专家媒体行的代表们,却有了别样的体会。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根据地建设的第一个钢铁企业(故县铁厂),被誉为“共和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作为一家有着光辉历史的红色钢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担责善为,不断践行红色钢铁摇篮的责任和担当。”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怀林表示,特别是在“双碳 ”大背景下,长钢更应奋楫者先,做好表率。
“我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国家对于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高标准推进环保治理,持续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径。特别是在钢铁行业普遍收缩技改投资的大背景下,累计投入35亿余元用于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污染排放综合治理。”据李怀林介绍,长钢于2020年4月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1年1月份,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上完成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公示(全国第八家、山西省第二家)。
“近年来,公司花大力气更新改造环保设施,并逐渐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展现了一个红色钢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经过破釜沉舟、壮士断腕式的环保治理,长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超低烟气排放高效烧结工艺开发与应用、烧结烟气耦合交叉循环关键技术、烧结低氧烟气循环回用关键技术的实施,实现了烧结工艺减排、降耗、提质的目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35.17万元,烧结外排烟气总量下降32.3%,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据悉,该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对于烧结工艺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如今的长钢,厂中有林、林中有景、景在绿中。绿色工作,绿色生活,绿色生产,一幅美丽和谐的绿色画卷,让参观者无不神清气爽,欢快酣畅。
“红色基因是我们前进的引擎,绿色发展是我们永恒的使命。长钢人将以浓厚的红色情怀致力于绿色发展,演绎更加精彩的钢铁传奇。”
专家团成员李丽珍表示:首钢长钢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钢铁行业从无到有的一个缩影。老一代首钢长钢人从零开始,到如今的炼焦、炼铁、炼钢、轧材全产业链延伸,见证了我国工业的伟大飞跃。新时代赋予了首钢长钢人更大的责任和担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经营模式,创新技术研发,明确减碳目标,清晰减碳路径,继续推动首钢长钢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新一代首钢长钢人面前重任。
提及环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增加投入,企业效益就下滑了。但在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美丽山西 全民行动”专家媒体行的代表们,却有了别样的体会。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根据地建设的第一个钢铁企业(故县铁厂),被誉为“共和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作为一家有着光辉历史的红色钢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担责善为,不断践行红色钢铁摇篮的责任和担当。”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怀林表示,特别是在“双碳 ”大背景下,长钢更应奋楫者先,做好表率。
“我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国家对于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高标准推进环保治理,持续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径。特别是在钢铁行业普遍收缩技改投资的大背景下,累计投入35亿余元用于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污染排放综合治理。”据李怀林介绍,长钢于2020年4月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1年1月份,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上完成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公示(全国第八家、山西省第二家)。
“近年来,公司花大力气更新改造环保设施,并逐渐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展现了一个红色钢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经过破釜沉舟、壮士断腕式的环保治理,长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超低烟气排放高效烧结工艺开发与应用、烧结烟气耦合交叉循环关键技术、烧结低氧烟气循环回用关键技术的实施,实现了烧结工艺减排、降耗、提质的目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35.17万元,烧结外排烟气总量下降32.3%,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据悉,该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对于烧结工艺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如今的长钢,厂中有林、林中有景、景在绿中。绿色工作,绿色生活,绿色生产,一幅美丽和谐的绿色画卷,让参观者无不神清气爽,欢快酣畅。
“红色基因是我们前进的引擎,绿色发展是我们永恒的使命。长钢人将以浓厚的红色情怀致力于绿色发展,演绎更加精彩的钢铁传奇。”
专家团成员李丽珍表示:首钢长钢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钢铁行业从无到有的一个缩影。老一代首钢长钢人从零开始,到如今的炼焦、炼铁、炼钢、轧材全产业链延伸,见证了我国工业的伟大飞跃。新时代赋予了首钢长钢人更大的责任和担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经营模式,创新技术研发,明确减碳目标,清晰减碳路径,继续推动首钢长钢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新一代首钢长钢人面前重任。
10月13日,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日报社主办的“美丽山西·全民行动——专家媒体行”活动走进长钢公司。山西省生态环境、环保协会等相关部、厅、委员会等专家,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中国新闻社(中新网)、中国环境报、山西日报社、山西电视台、黄河新闻网、山西新闻网、科学导报等媒体记者一行十余人,实地调研指导长钢公司超低排放改造、清洁生产、绿色工厂建设等工作。长钢公司近年在钢铁行业普遍收缩技改投资的大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难,累计投入35亿余元,实施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污染排放综合治理,获得了专家记者团的一致称赞。
面对环保新形势、严要求,长钢公司将以此为起点,始终践行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以全面巩固超低排放成果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