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2021年第十届全国棒线材高效能工艺技术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海市召开


2021-10-18

    继今年5月12日—14日在广州召开“2021年全国棒线材轧钢厂厂长论坛”后,10月14日—15日,由中国金属学会高速线材轧机装备技术分会和北京金属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协办、新钢网承办的“2021年第十届全国棒线材高效能工艺技术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海隆重召开。

    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文秀,北京金属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邱冬英,中国金属学会高线分会主任、首钢长钢公司副总经理郭新文,中国金属学会高线分会副主任、鞍钢产品发展部部长任玉辉,宝武集团钢管条钢事业部部长唐劲松,中国金属学会高线分会秘书长、首钢技术研究院特殊钢研究所所长孙齐松,中国金属学会高线分会副秘书长邸全康、王猛等全国冶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北京金属学会、新钢网相关领导,以及来自研究院所、钢铁、贸易和装备制造企业等单位共计140余位代表汇聚一堂,围绕提高钢铁行业低碳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棒线材生产基础理论、工艺技术、应用成果等进行交流。

    10月14日,大会开幕。中国金属学会高线分会主任、首钢长钢公司副总经理郭新文,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阮小江分别致辞。

    郭新文代表主办方、协办方和承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同仁表示感谢。

    他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征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钢铁行业肩负着任何产业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全国棒线材高效能工艺技术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年,钢铁行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外经济带来的冲击,克服供给端、需求端遭遇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物流运输不畅、限产、限电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目前国家推行“双控”“双限”政策,成为钢铁行业产量释放的最大制约。

    确保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快构建区域市场规模优势及专业化生产优势,加快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结构。

    二是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进一步提高废钢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探索降碳工艺技术,全面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制造。

    三是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生产、销售、加工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应用,建设智慧制造工厂,实现柔性生产和精准配送,以满足下游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四是正视当前我国工业企业遭遇的限电潮,做好限电、限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防范和风险化解。

    希望大家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报告,共议“低碳、高效、智能,助力新时代棒线材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开展深度探讨交流。带着研讨出来的知识、能力、经验、信息、友谊五大硕果,满载而归,引领棒线材行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阮小江介绍了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自1998年成立近20年的发展。他表示,建龙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资源、钢铁、造船、贸易、机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2019年2月,建龙集团成功重组乌海市包钢万腾钢铁公司。

    他表示,此次研讨会是棒线材生产基础理论、工艺技术、应用成果的交流平台,为大家提供了非常好的学术交流渠道,希望各参会人员向各位专家、学者、同仁认真交流学习。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武、首钢、沙钢、三钢、建龙、建邦、中天等冶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棒线材新工艺、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作了精彩报告,对新常态下棒线材技术进步开展交流研讨。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共同分享经验,相互学习交流,探讨在低碳制造、智能制造、高效制造涉及到的技术、装备、管理、政策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让大家受益匪浅,并表示要认真分析研究,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10月15日,大会闭幕。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文秀总结发言。他表示,经过主办方、协办方及参会各单位的共同努力,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研讨会,从工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研讨,内容丰富全面,很有研究学习的价值,希望参会人员认真学习,早日应用到实践中,共同助力棒线材高效能发展。

    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