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召开“长钢之星”表彰暨“担当 创新 争先”主题宣讲会
2021-09-28
9月27日,公司2021年度“长钢之星”表彰暨“担当 创新 争先”宣讲会拉开序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钢建厂75周年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历史交汇点,围绕集团领导张功焰“长钢爬上一个台阶不容易,要站得稳、立得住”的要求,围绕公司二十一届三次职代会“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的目标,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聚焦短板、聚焦问题、聚焦重点,持续引深“学巴登钢厂·促长钢发展”活动,在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高炉定修周期由三个月延长至四个月、两次大的系列检修、干熄焦年修等检修项目的基础上,有效消化“七一”全线停产影响,生产系统保持了高水平稳定运行态势,多项技经指标刷新纪录,向集团公司圆满交卷。
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立足岗位、拼搏奉献的干部职工。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讲好“长钢人的故事”,彰显“长钢之星”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经公司党委研究,决定授予——和海峰、李鹏程、李 亮3人“担当之星”荣誉称号;石 磊、刘新艾、李 波3人“创新之星”荣誉称号;王 鹏、王海玉、张 林3人“争先之星”荣誉称号。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怀林为获奖人员颁奖。
担当之星
炼铁厂和海峰,中共党员,47岁,炉顶操作组长。
为了保障高炉的稳定顺行,他倾情炼铁27年;为了让八高炉在炉役末期仍能高效稳定运行,他时刻要求自己带上一双会发现问题的眼睛和一个能思考的大脑,去发现一些平时认为不是“事”的事;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温,他为每一座热风炉定制了送风的“专属套餐”,使高炉热风温度突破1200℃,每月可降低铁前成本14.28万元;为了圆满完成新一号热风炉的对接工作,他在母亲突发重症住进ICU之时,仍匆匆赶回单位,在这道忠孝难两全的单选题上,做出了最痛苦、最艰难的抉择。
炼钢厂李鹏程,35岁,转炉炉长。
高温钢比例、影响时间、氧枪消耗、一倒命中率……他时刻秉承“巴登钢厂能做到的,我们长钢人也能做到”的信念,在“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中,将指标完成好不好作为衡量工作的晴雨表。在一遍遍的尝试中,一项项的攻关中,一点点的摸索中,使炼钢的小指标取得了明显突破:钢水成份合格率达到了99.99%,铁耗降至吨钢835公斤以下……以他为代表的炼钢人,正用一个个小指标的极致追求,来支撑公司大指标的不断提升。
焦化厂李亮,中共党员,48岁,调火组长。
为了保障焦炭的质量,他不断总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心尽力做好热工调节工作。他带领班组成员对1号、2号焦炉268排横管进行了吹扫,并配合热修对各封墙及开闭器接口进行了检查处理。处理后,横排系数保持在0.8以上,经过勤测细调,目前1号、2号焦炉横排系数提高至0.9左右,创焦炉开产以来新高。
创新之星
轧钢厂石磊,中共党员,35岁,棒线作业区副作业长。
从第一次加入长钢大家庭的兴奋与激动,到第一次了解长钢红色历史的震撼和自豪;从实习时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徘徊,到坚定用青春和奋斗书写精彩人生的信念,“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助力他完成从毕业新生到生产骨干的身份转变,还收获了3项国家专利。2020年7号连铸机直轧项目改造中,他全程参与,并成功解决了钢坯咬入1号轧机困难等难题,为即将进行的8号连铸机直轧改造顺利投产达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控室刘新艾,47岁,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她独立自主完成了原棒材质检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九高炉槽下、布袋除尘自控画面组态等大大小小的软件开发几十个,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百万元。参与完成了公司ERP系统、智能仓储、一卡通、铁包跟踪等大型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解决OA系统运行难题,独立开发《出差审批单》等表单流程数十个,实现了各业务的线上流转、审批,加快了审批流转的效率。
长钢工程李波,中共党员,49岁,钳工。
他立足实际,对设备进行小改小革,为提高设备运转效率,促进经营生产稳顺运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参与的8号连铸机冷床托轮润滑油管,5号连铸机出坯辊道,8号连铸机分钢装置,8号连铸机改造储坯台,5号、8号拉矫机油管,引锭杆支座,5号、8号冷床结构,运输辊道增设链条防脱装置,设备水系统,销轴卡板等一系列改造,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申请获批《一种炼钢转炉下枪口氮封装置》《一种油管防打扭的旋转接头》等近十项专利。
争先之星
销售中心王鹏,34岁,业务员。
“山不来找我,我就去找山”的故事他从小就听过,但没想过有一天,他会成为故事里的主角。面对职代会报告中提出“提升锚杆钢销售比例,月销量8000吨以上”的压力,面对“大部分锚杆钢产品得拉到河北、山东等地加工好后,再运回山西使用”的现状,以一己之力说服中国最大的锚杆钢加工厂——河南中翔集团来长钢建厂。目前,规划的10条锚杆线已全部投产,1—8月份锚杆钢月均销售超过10000吨,创效总额达1012万元。
可不可以将一座山移到我们的面前?长钢的销售人员敢底气十足地告诉你:“可以!”
采购中心王海玉,中共党员,41岁,矿石部部长。
2020年以来,他主动研判市场,根据市场情况调整采购节奏,围绕“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和“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大讨论活动,他实施算账采购,服务生产、跑赢市场、降低成本开展矿石采购管理工作,确保了公司外矿跑赢市场,实现安全保供、经济保供。2021年1—6月,外矿跑赢连续6个月在集团排名第一,向公司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熔剂厂张林,中共党员,35岁,活性石灰作业区副作业长。
从成为作业长的第一天,他就告诉自己,要像《亮剑》里的李云龙那样,带出一支敢打胜仗、能打胜仗、会打胜仗的铁军。活性块灰CaO含量按88%—90%区间控制,大家都认为没法实现,他带着这支铁军总结出了一套称量标准桶活性块灰重量来准确判断CaO含量的方法,使窄区间进线率稳定在60%以上。在回转窑产量已超过设计能力(日均产量600吨)的情况下,他带着这支铁军艰难攻关,使回转窑日均产量提高至670吨以上。
“长钢之星”李鹏程、张林、石磊、王鹏、和海峰依次上台宣讲。
在听取了“长钢之星”宣讲事迹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怀林指出,在公司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初职代会和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召开“长钢之星”表彰暨“担当 创新 争先”宣讲会,意义非凡,影响深远。“长钢之星”评选表彰活动自2017年开展以来,已先后评选出44名“长钢之星”,其中有6人荣获“首钢之星”。在以“星”冠名的优秀职工群体的带动下,全体职工“在企爱企、在企为企”的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为持续提升公司发展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距离年底交账还有不足一百天,我们要以此次表彰暨宣讲会为契机,全方位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十四五”规划顺利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要敢于担当,在“学史鉴今、直面挑战”的拼搏奋斗中汲取精神养分、练就过硬本领。全体干部职工要大力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勤俭办企”的长钢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拓展平台、增长智慧、练就本领,把我们的队伍打造成来则能战、战则必胜的铁军。
二要善于创新,在“学巴登钢厂,促长钢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丰富工作经验、彰显个人价值。学巴钢、促发展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的一条符合长钢实际的新路子,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坚定“巴登钢厂能做到的,长钢也一定能做到”的信念,要自觉设定更多、更高的目标追求,广泛动员职工在公司经营生产、八高炉大修、8号连铸机直轧改造、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市场拓展等诸多领域创新思路方法,为长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要勇于争先,在营造“风清气正、人和气顺”的工作氛围中自觉服从大局、发挥表率作用。今年以来,公司党委致力于营造“风清气正、人和气顺”的工作氛围,致力进一步改善经营环境、巩固近年来形成的清风正气,让职工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投入工作。我们要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工作环境,把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在维护大局、遵章守纪、精诚团结、高效协同方面处处争先。公司各单位要持续挖掘“长钢人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职工争当岗位明星、争做时代先锋,让“风清气正、人和气顺”成为长钢政治生态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春生指出,面对越来越清晰的减碳、降碳目标和路径,面对政策重心逐步从“去产能”转向“压产量”的现状,再综合考虑秋冬季限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因素,四季度我们面临的困难将更多,挑战也将更大。聆听长钢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感受他们身上体现的长钢人的精神、长钢人的价值、长钢优秀的文化。希望全体干部职工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向身边的先进看齐,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向着“决战决胜四季度”全力冲刺,确保实现“十四五”经营生产开门红,向集团公司再交一份优秀的“长钢答卷”!
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金柱宣读表彰决定。
公司领导郭新文、李明,总经理助理周剑波、冯云林,全体受表彰人员,基层党组织书记、生产技术骨干、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公司领导与受表彰人员合影留念。
“长钢之星”的故事聚在一起,就是一幅长钢人担当的画卷、创新的诗篇、争先的赞歌,温暖着我们的内心,点燃着我们的激情,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