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公司召开8月份经营分析例会


2021-09-13

    9月9日,公司召开8月份经营分析例会。会议对8月份经营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9月份及后续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正视长钢“扭亏未脱困”的现实,牢固树立“过苦日子”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对标,在强化基础管理、均衡高效稳定上下真功,下实功,下细功,推动各项指标再攀新高。

    8月经营生产创今年以来月度运行最好水平

    8月份,面对“板强长弱”,矿价巨幅波动,煤焦价格大幅上涨且保供困难的市场状况,以铁前配煤、配矿结构的快速调整,生产工序间的稳定运行,产品结构的应对市场,交出了今年以来月度运行最优的一份答卷,19项指标创两座高炉以来最好水平。

    生铁成本位列集团钢铁板块第一;

    钢材销售跑赢市场3.23%,销售利润率5.18%,直销比例81.40%,本地市场销售比例92.03%。特别是线材、型钢两品种创近年来销量新高,且售价分别跑赢市场5.35%、5.68%。钢后调结构,为销售跑赢市场、盈利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口矿采购以小批量、多批次应对市场下行风险,跑赢普指14.11美元;

    主要工序间稳定运行,助力入炉焦比、吨钢可比能耗、转炉煤气回收、二次能源发电等19项指标破历史纪录,成材率、热装率、吨钢倒搬费等实现持续降低,为绿色环保、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吨钢财务费用再创新低,连续三个月“破7”(降至70元/吨以下);

    内部工作增效2933万元,吨钢增效比目标多增效60.78元;

    非钢产业创效能力进步明显。对标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显著,35项指标对标、13项管理对标呈现明显进步。

    成绩可喜可贺,问题不容忽视

    国内原燃料采购虽较上月有进步,但跑输行业幅度较大,没有达到公司预期;

    长时间稳定均衡基础依然没有夯实。在主流程多工序均衡稳定运行情况下,比较而言,炼钢工序进步弱于炼铁工序。炼钢内部,打开单日指标,班和班之间冶炼周期、操作标准有差距,有规范和提升空间;

    非计划停机多发生在辅助区域,设备点检、维护存在盲区和薄弱环节;

    工序间能耗和行业先进比有一定差距,新产品开发进步幅度与公司预期有一定差距。

    9月份及四季度,面对愈来愈清晰的减碳、降碳目标和路径,面对政策重心逐步从“去产能”转向“压产量”的现状,综合考虑秋冬季限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等因素,要强化底线思维,以工序间的全面进步,应对市场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十四五”经营生产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一、持续深化对标意识。

    “十三五”长钢进步,缘于找到好的标杆。标杆企业既有规范管理,又有灵活机制,值得长钢持续学习。几年对标,长钢多项指标取得明显进步,部分指标赶超对标单位。但目前看,焦煤采购等个别指标又回到了对标前。铁前单位要持续强化对标意识,持续到标杆单位学习取经,将一项项指标打开分析,找到差距,制定提升措施。工序能耗指标和行业先进差距较大单位,要一项一项找差距,在达到平均水平基础上,瞄准先进水平攻关。

    二、持续保持焦铁钢轧工序稳顺。

    全流程、多工序稳定高效,是指标创纪录、效率效益双提升的关键所在。稳定高效不是算出来的,是靠实打实的基础管理,靠硬功夫构架起来的。各单位要强化内部班与班之间的参数稳定,工艺稳顺。上工序要强化服从、服务下工序意识。要以上下工序的高效协同,同步进步,提升全系统竞争优势,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三、牢固树立“过苦日子”思想。

    “扭亏未脱困”是集团对长钢的判断,更是长钢自己的认识。各单位在提报项目上要摒弃“高大上”思想,管住花钱的冲动,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无效率效益的不投资,必须上的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四、做好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

    公司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各单位预算编制要坚持问题导向,体现效率效益,体现指标进步,要少说概念,多说数据,踏踏实实将学巴登成效落实到指标上。

    五、做好8#高炉大修及大修后新的生产平衡建立工作。

    8#高炉大修在即,各项准备工作均按网络计划节点有序推进,要提前统筹好大修期间能源平衡工作,保障大修、生产与供暖之间的平衡。钢轧工序要提前做好8#高炉大修后的新的生产运行系统的平衡工作。要针对终端市场对产品结构的需求,做好调整产品结构的系列准备工作。

    会议还对做好秋冬季生产、设备防冻保温、新产品开发、规范印章管理等工作进行强调。

    公司领导李怀林、王春生、李金柱、郭新文、李明、程向前,总经理助理周剑波、冯云林,集团技术服务团长钢服务组负责人参加会议。公司总经理王春生主持会议。

    计财处对8月份经营生产情况作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