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以每个人的高追求 驱动长钢高质量发展——“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大讨论综述


2021-08-05

    “做有追求企业 ,做有追求职工”,这是长钢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展的主题大讨论。4个月、35个单位、3个层面、6200余名职工,让“追求”成为了长钢人“十四五”开局之年拼搏奋斗的最佳注解。

    做有追求企业,是长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三五”对长钢来说,是一段“创历史”的历史——五年盈利超建厂前70年利润总和,创造从濒死边缘到扭亏脱困的发展奇迹;关键经济技术指标从行业中下游上升至行业中上游。长钢在“十三五”的“凤凰涅槃”,被首钢人誉为“长钢之变”。

    首钢第二十届一次职代会上,集团领导张功焰参加外埠企业分团讨论时,对长钢提出殷殷期望:长钢走到今天不容易,爬上这个台阶更不容易。既然上来了,就要站得稳、立得住。

    长钢二十一届三次职代会上,将“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写进了指导思想。

    告别引以为傲的“十三五”,面对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十四五”,惟有高标定位、高点追求,长钢才能实现功焰书记说的“站得稳、立得住”;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再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高追求,是长钢基于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十四五”更加突出的结构性过剩矛盾、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严峻的达标排放形势,长钢作为一个规模小、底子薄的中小型企业,谁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浪潮中,下一个倒下的不是我们?与其寄希望于市场,不如寄希望于自己。只有比别人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红色长钢才有永续生存的可能。

    高追求,是为了长钢职工有更多的幸福感。“十三五”期间,长钢职工工资收入,从远远低于地区社平工资,到全面超过省市社平收入,幸福感、获得感都达到一个新高度。这种满足感能否长久,取决于“十四五”期间长钢能否有更好的发展,取决于长钢职工是否秉承高追求去接续奋斗。

    3月11日召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怀林用心、用情,讲授“大讨论第一课”,明确提出“要使目前的两座高炉、三座转炉,成为行业效率最高的高炉、运转最快的转炉。”“要在8号高炉大修后,让长钢两座千立方级高炉,达到日产一万吨钢水平,进入行业前三。”

    公司最高领导层身体力行的率先垂范,用仰望星空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理性,拉开了“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的序幕。

    各单位结合目标任务,结合岗位实际,结合“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结合工艺、设备、安全、质量、成本等方方面面工作提升和改进空间,层层开展讨论:

    采购中心从思想上引领、计划上引路、落实上引导,鼓励职工制定个人能提升、可实现的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实现推进采购指标持续进步的“高追求”。

    炼铁厂各支部结合工作实际,以“线上 线下”两条线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线上”利用微信平台向职工推送学习资料,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学习;“线下”通过三会一课、班前班后会、周一安全例会等全方位讨论,强化思想自觉。

    运输部结合职代会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鼓励483名在岗职工聚焦问题导向,全部制定个人提升计划。

    质量监督站围绕“通过职工个体的改进和提升,达到各项管理工作的提升,进而实现质量监督工作的持续进步”的宗旨,全体职工结合岗位实际制定目标措施,扎实推进形成闭环,目前214项目标中,已有143项产生实际效果。

    做有追求职工,成为长钢职工的行动自觉

    什么是追求?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怀林在大讨论动员讲话中明确指出:公司所指的追求不高大上,不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

    以大讨论为主线,以学巴钢为抓手,做有追求职工,逐渐成为长钢职工的行动自觉。

    “炼钢工序开展降铁水消耗、冶炼周期攻关,使铁耗降至835kg/t以下”——这是炼钢厂职工的追求。

    “棒材生产线在频繁更换品种规格的情况下,向0轧废的极致目标迈进”——这是轧钢厂棒材生产作业区职工的追求。

    “围绕极低生产成本,争做长治地区PSB32.5水泥的龙头”——这是瑞昌水泥职工的追求。

    “个人岗位指标:钢材返装率≤5%,厂内路用车平均停时≤20小时,铁水线服务满意度≥98%,社会运输服务满意度≥98%;追求目标:钢材返装率为0,厂内路用车平均停时≤18小时,铁水线服务和社会运输服务满意度100%”——这是运输部铁运物流岗位职工的追求。

    将学巴钢的一项项指标打开,一条条措施落地,一个个课题攻关。长钢人的追求,是在学巴钢过程中的自我加压,不断挑战。

    炼钢厂将指标体系不断细化深化,责任分解以“散”花状落地基层,铁水消耗从年初的852.53kg/t降至6月份的834.27kg/t,创今年及历史最好水平。

    炼铁厂将11项关键指标分解为31项作业区指标、120项班组指标、162项岗位指标并层层推进。1—6月工序能耗和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创历史最好水平;高炉利用系数、返矿率等3项指标进入行业前十。

    轧钢厂轧机机时产量连续多月被集团评为A类小指标,5月份工序成本110.91元/吨,创近五年最好水平;Ⅲ级螺纹钢制造成本42.08元/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焦化厂将23项支撑性稳定工艺指标层层分解至班组,在班组间开展竞赛,不断提高岗位职工的技术水平,K2、K均和K安“三大”系数3月份创历史最优。

    熔剂厂抓实学巴钢61个指标,通过周总结、月分析,一个个症结、一条条措施扎实支撑起各项指标的稳步提升。3月份炼钢用活性块灰CaO含量窄区间进线率首次达60%以上,较历史最好成绩提升44%;6月份进线率近80%,再创历史最优。

    采购中心避峰就谷控制采购节奏,择机批量采购,上半年跑赢普指15.33美元,其中6月份跑赢普指16.84美元。

    销售中心面对大起大落的市场形势,认真研判政策,抢抓重点工程机遇,1-7月产品直供直销比例达74.23%,6月份纯价格口径跑赢市场6.52个百分点,创近4年来最好水平,为赢在终端奠定坚实基础。

    计财处通过夯实资金基础管理,细化统筹,优化融资结构,压降有息负债规模及融资成本,在4月份吨钢财务费用首次“破8”、5月份实现70.47元的基础上,6月份再次“破7”,再创历史新低。

    长钢人的追求,是学巴钢过程中的自觉主动、持续改进:

    4月份的焦化厂干熄焦设备大修,是干熄焦投产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要求最高的一次大修。通过参战将士的共同努力,最终圆满完成325个检修项目,提前投产101个小时,增加发电量212万度以上。

    以三万制氧机,炼钢7号转炉炉役,炼钢春防检修,8、9号高炉定修等为主的系列检修,在参战将士们不辞辛苦的拼搏奋斗下,16大项、719小项全部按时间节点安全有序完成,为公司圆满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

    长钢工程将巴钢人才培养的精髓转化为实际行动,职工利用班后一小时进行技能提升轮训,在学巴登、提技能、争建功中展示长钢技术人员的风采。

    让每个人的高追求,推进长钢高质量发展

    讨论广开言路,问题开门见山,交流推心置腹。

    “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大讨论,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示范作用,形成各层级的追求相互支撑、相互成就,将蕴藏于干部职工中的活力和动力激发出来。

    因为有高追求,长钢人把以前不敢想、不敢干的事都变成了现实:

    在延续五年3个月高炉定修周期基础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长钢高炉定修周期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每年定修减少两次,年可节约检修费用约500万元,规模效益加销售利润年可创效465万元。

    瞄准公司职代会“吨钢新水消耗降至2.0m³以下”的要求,公司从降低新水和辛安水用量齐头并进,到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双管齐下,推进新水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上半年吨钢新水消耗实现1.87t/t,比上年降低0.85t/t,比计划降低0.13t/t。

    为满足8号高炉大修改造后的铁水运输要求,进一步提高9号高炉铁水运输效率,运输部在瑞宝34号道岔处旧线和复线间增加一条复式交分线。经过3周的运行,机车进9号高炉的铁水运输时长缩短4分钟,铁水运输效率提升了16%。

    一个个职工的高追求,汇聚成长钢的高追求。

    上半年,公司在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高炉定修、两次大的系列检修、干熄焦年修等检修项目的基础上,有效消化“七一”全线停产影响,生产系统保持了高水平稳定运行态势,上半年利润比上年平均多盈利58.67%,较集团计划多盈利88.36%;焦铁钢轧制造成本行业排名保持前十,多项技经指标刷新历史纪录,向集团公司圆满交卷!

    秉承高追求,长钢再出发。向着“长钢爬上一个台阶不容易,要站得稳,立得住”的目标,向着“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的目标,长钢,正在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