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寻根|长钢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习走进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2021-06-03

    按照《关于在全公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安排,近日,公司领导李怀林、王春生、郭新文、李明、程向前,总经理助理周剑波、冯云林来到黄崖洞革命纪念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习,沿着红色军工发展的历程,探寻长钢前身——故县铁厂的源头:黄崖洞兵工厂的历史足迹。

    这是红色历史的追忆之旅

    1938年,面对机械化部队及重型炮弹武装的日军,根据毛主席“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的指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走遍太行山区,经过几个月的实地考察,在黎城黄崖洞建设了八路军第一个规模建制的兵工厂,主要生产五五步枪、八一马步枪、掷弹筒、50炮等,年产武器弹药可满足16个团的装备供应。

    这是红色长钢的寻根之旅

    黄崖洞兵工厂的建设发展,引发了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警觉。1941年11月,5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为保存宝贵的军工力量,黄崖洞兵工厂在日寇多次扫荡中化整为零,分散到辽县苏公村、西安里、柳沟等地,继续进行军工生产。其中,100多名技术工人一次性充实到柳沟铁厂,这其中就包括留学德国的冶金专家陆达。期间,陆达将长治地区传统的焖火技术和美国的黑心韧化技术相结合,炼出了可进行车削加工的灰生铁,解决了传统白生铁无法车削加工制造生铁炮弹的难题。1945年长治解放,根据八路军总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太行山腹地建设新型军事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黄崖洞兵工厂和柳沟铁厂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如郑汉涛、陆达、刘贵福等人,又选址屯留故县村东头,在此建设了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根据地的第一座铁厂——故县铁厂,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军火支持。

    《长钢之歌》:我们从黄崖洞走来……

    这是军工精神的传承之旅

    军工厂建设之初,黄崖洞全是盘山小道,坡陡路滑,设备器材全靠人工搬运。大家开山修路、搬石填沟,建起了这座华北抗日根据地规模最大的兵工基地。尽管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大家始终秉承“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历经无数战火的洗礼和磨难,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被老一代兵工人带到了故县铁厂,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正式建设的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

    走进黄崖洞革命纪念地,每一座红石建筑,每一道断壁残垣,每一处革命遗迹,都印记着中国军工事业艰辛的脚步,也提醒着后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怀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用铿锵的誓言,表秉承遗志、继续前行的坚定决心。

    在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前,全体党员认真观看着展示的文字和图片,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寻找着与红色长钢息息相关的内容,体会着长钢与黄崖洞兵工厂的一脉相承,感受着广大军工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一切献给党”的共同信仰。

    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军工精神,铭记责任担当,以“为长钢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的初心,以“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的使命做好各项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时,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集团、为全体干部职工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公司领导李怀林、王春生为黄崖洞负责人送上“红色基因一脉相承 革命精神千古流芳”的锦旗。

    公司党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