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26载,只为那一团“红”——记第二届“首钢工匠”尹高峰
2021-05-20
【人物档案】
尹高峰,1972年12月生,中专学历,热风炉高级技师,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煤气技师(首席技师)。获得“三晋技术能手”“首钢厂级技能操作专家”“长钢工匠”等荣誉称号。尹高峰在热风炉和煤气系统履职20多年从未发生过煤气事故;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培训煤气岗位职工千余人次,多名徒弟已成为高级技师。通过缩短热风炉工艺阀门控制时间等措施,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先进操作法,大大缩短了热风炉换炉过程时间,增加了烧炉蓄热时间,使得热风温度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有力地支撑了低成本炼铁。创造性地利用布袋箱体改造成炉顶均压煤气回收设施,达到环保验收要求,仅此一项就节约投资380万元。尹高峰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山西省多次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十大创新工作室”荣誉,被批准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匠心声】
有幸被命名为第二届“首钢工匠”,心情十分激动。荣誉的取得得益于企业为我成长成才搭建的平台,得益于领导同事对我的支持与帮助。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长钢公司,属于长钢技能操作人员队伍这个集体。企业搭建的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等平台,让我从步出校园的一介书生,成长为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工匠,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支持,给了我安心学习、踏实工作、放手创新的底气。我将把获评“首钢工匠”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发挥好辐射传承作用,为长钢、集团公司更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995年,尹高峰中专毕业,成为长钢公司高炉一名普普通通的热风炉操作工,自此,与热风炉结缘。他严谨细致、执着专注,孜孜以求、精益求精,这一“牵手”就是26年。26年如一日,他将一件事干到极致,在热风炉专业上默默耕耘,不断创新突破,从操作工成长为技术全面、思维开阔,能够解决热风炉及煤气系统疑难杂症的优秀高级技师。履职20多年来,他负责的区域没有发生过煤气方面的事故;他提议改造的热风炉和煤气系统的工艺设备,实现了安全稳定、高效长寿。
他炯炯的目光中透着刚毅和执着,不高的身材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技改工地和生产现场,攻克着一个又一个专业技术难题,书写着“路远脚更长”的坚守,挺立起“山高人为峰”的信仰。
眼里那一团“红”,是使命是底气
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尹高峰不断攀登、不断成长的支点就是热风炉。他从工艺改进、设备改善、操作优化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精进,为高炉稳顺及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高炉热风炉是炼铁厂高炉主要配套设备之一,其作用是为高炉持续不断地提供1200℃以上的高温热风。尹高峰每天最挂心的也是风温,而2019年的一次大停产,让他着实体会了一下冰火两重天的心境。
2019年9月28日,长钢遭遇73年建厂以来首次全系统、全工序大停产。消息传来,各个工序的专业技术人员都着实捏了一把汗。毫无经验可借鉴,加之工艺装备特性,用“诚惶诚恐”来形容高炉上的人,一点不为过。
对于负责热风炉的尹高峰来说,他心里也有各种不确定,高炉长时间休风势必造成热风炉热量损失。但他目标明确:高标准做好热风炉保温,随时保持“战备”状态。待高炉复产“一声令下”,能在最短时间内为高炉输送温度符合标准的热风……短短4、5天的时间,尹高峰临危不乱,带领着热风炉上的人,从高炉停炉前、停炉中等环节,关乎热风炉的各个细节进行严格控制。小到检查频次、热风阀水压、水量等,中到温度精准控制,大到严禁检修更换阀门作业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最大程度确保了热风炉保温工作。
10月2日,停产第4天,尹高峰照旧通过热风炉测温孔观察格子砖的颜色。如他预料,他在为九高炉供风的热风炉里看到了期待的“暗红色”,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温度还在”,炉内温度高于高炉煤气点火点700℃以上,符合在热风炉内点火条件。
然而,在为八高炉供风的顶燃式热风炉内看到的是“黑色”时,他立刻心一沉,感觉头皮发麻,因为这代表热风炉内温度低于高炉煤气点火点700℃以下。当时,他一口气跑到了42米高的热风炉炉顶,带领大家,用焦炉煤气明火,点燃高炉煤气,用特殊手段积累热量达到了点火点以上温度。
黑色与红色,鲜明的对比中检验了尹高峰数十年如一日厚积薄发的过硬技艺,也锤炼了他关键时刻能打胜仗的信心和决心。
在大停产中,热风炉的优异表现,为两座高炉高效复产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持续改进”的文章,是效率是效益
“永远向现状提问题”“持续改进”是巴登经验的精髓,正是尹高峰数十年所践行的。无数次在生产实践中的刻苦钻研和解决各类问题的艰难磨砺,使尹高峰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他的专业技能突飞猛进,专业工作不断产生新业绩,实现新突破。
2018年以前,长钢八高炉风温一直在1100℃上下徘徊,严重制约着低成本炼铁生产。为此,他主动请缨提出在炼铁厂八高炉新增一座顶燃炉的建议。经公司同意后,他便全心投入其中,从选址、选型、选材、建设、烘炉、投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他每天泡在施工现场,与施工方、设计方共同讨论研究,提出了增加蓄热室高度、热风管道外置等建议,有效提高了新建热风炉的寿命和提供风温的能力,从工艺条件上创造出热风总管对接面快速冷却环境,将施工时间缩短至64小时。同时提出将原计划使用的齐缝浇铸对接,更改为咬茬接口,采纳实施后保证了耐材砌筑的连续性,赢得了设计单位的赞许。投产后风温逐步上升,2020年八高炉平均风温已达到1200℃,比投产前提高100℃,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有力地支持了高炉降本增效。投产以来,产生经济效益600万元。
2019年,八高炉2号热风炉大修,在保质按期完成大修后的投产烘炉中,克服重重困难,采用将热风炉离线烘炉,创造性地首次使用高温引风机烘炉,效果极佳。
巧妙借“箱”,是环保超低排放
2020年10月31日,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顺利通过专家组资料审核和现场验收;2021年1月8日,公司超低排放完成情况在中钢协官网公示,被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评定为长流程联合钢铁B-级企业,完成了公司超低排放在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备案,享受到“用电不加价”的政策红利,实现了“绿色发展”……这样的业绩,得益于公司对超低排放项目改造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基层单位殚精竭虑、如履薄冰的点滴贡献。以尹高峰为带头人的脱硝热风炉位列功臣之列。
2020年烧结脱硫脱硝新工艺改造,在脱硝热风炉试生产过程中,数次完善煤气燃烧的控制程序,并实现炉内焦炉煤气长明火,做到了安全可靠点火烧炉,有力地支撑了烧结生产超低排放的国家环保要求。
八高炉均压煤气回收是长钢超低排放环保绩效评级中的一个硬性验收项。然而,由于超低排放要求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标准是后期提出的,八高炉在建设和大修期间并没有安装该回收设施。对此,尹高峰经过准确计算和大胆创新,向炼铁厂及公司提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说干就干。经过对布袋所有箱体的过滤负荷进行准确计算,在不影响布袋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下,综合考虑单个箱体的卸灰、反吹等必要条件,将八高炉布袋1号箱体作为煤气回收的箱体,外围只需要接入进口管道、出口管道及配套阀门即可。作为项目负责人,尹高峰带领工友们,利用10天时间即创造性地完成了该套设施,解决了八高炉缺少炉顶均压煤气回收装置的问题,有力支持了环保超低排放验收。
“以点带面”,是团队战斗力
“师带徒”一直是首钢的优良传统,也是尹高峰最大的心愿。尹高峰身体力行传帮带,积极参加单点培训及新型学徒制培训,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人才梯队,做精做细煤气专业工作,为高炉生产及低成本冶炼增添强大助力。
2013年成立“尹高峰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山西省多次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十大创新工作室”荣誉,被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热风炉工作中,换炉过程必不可少,而每一次换炉总共需要时间15分钟。对于高炉来说,这15分钟的闲置时间,会产生高炉换炉风压波动5kpa,既影响热风炉整体效率利用,也制约着风温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才能缩短换炉时间”,成了萦绕在尹高峰心头的一个疙瘩。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他以工作室为阵地,与成员一起翻阅大量资料,遇到问题及时讨论,并自己出资,到附近几家单位参观学习,虚心求教。回来后,他们将大量资料归纳总结,经过仔细对比,终于发现影响换炉过程时间的主要原因是废气阀、冲压阀和安全放散控制程序的缺陷,导致换炉状态转换时间过长。问题发现了,他第一时间汇报厂里,并与技术人员一道将控制程序在热风炉安全工艺要求范围内进行了改善。通过改善在一个热风炉周期中给燃烧时间增加了85秒。同时,为满足高炉允许换炉时风压波动到15kpa,他将原DN250的冲压阀改造成DN150,经过实践,换炉过程时间大幅缩短,热风炉的整体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不断潜心研究,解决生产难题。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立足提高热风炉内格子砖的利用率,制作简单易操作的打浆器具,并在热风炉区域广泛推广;引进烟气、冷风均匀分配技术和蓄热室高温区涂覆3m高温辐射涂料。烟气、冷风均匀分配技术可较为均匀地在蓄热室横断面分配冷风和烟气,加强横断面气流死角格子砖的利用;高温辐射涂料的应用,强化了格子砖的蓄热和放热能力,风温明显提高。
“我的成长,除了个人的努力,更多的是受益于公司和厂里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畅通的成长通道。我的技艺也只有传递给更多的人,才能串联起建功岗位、建功企业发展的更大力量……”在他的示范带动和帮助指导下,徒弟们迅速成长,守护着各个煤气专业口。其中,两名已成长为高级技师、高级工,分别负责长钢公司两座高炉热风炉区域,一名已成长为“首钢之星”“首钢技术能手”。
再高的山峰,只要努力冲锋,总会登顶。再大的困难,只要用心坚持,总会解决。山高人为峰,于尹高峰而言,是父辈取名时所赋予的使命,是他个人26年来潜心钻研、踏实做事,无数次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更将是他再攀高峰、再立新功的思想基石和行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