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召开9月份经营分析例会
2020-10-16
1—9月:公司累计完成年度利润计划的91%。焦铁钢轧制造成本,全面进入行业前十。冶金焦行业第二;生铁行业第四;低合金钢坯制造成本和Ⅲ级螺纹钢制造成本行业均为第八(1—8月数据)。钢材单利比行业平均高9元/吨(1—8月)。销售利润率4.52%,比行业平均3.72%好0.80个百分点。三个跑赢:销售价格跑赢行业1.16个百分点;国内原燃料采购累计跑赢行业1.06%(1—8月);进口矿月度及累计均跑赢行业和计划,集团钢铁板块最好。管理费用比计划降低2.92%,比行业平均低66.63元/吨。两金周转率15.31次(9月16.88次);9月末,存货资金占用比年初降低29%。集团小指标竞赛:炼焦煤采购成本挂红旗,9号高炉利用系数、轧机机时产量等6项指标获评A类小指标;经济技术指标30余次创历史最好水平。
成绩背后,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更印证了:定下的目标,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干,就一定能取得成效,就一定会赢得收获。
正视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以下问题:非计划停机事件仍有发生。钢坯未完成降库计划。粗苯回收长时间未完成计划。干熄焦故障影响高炉负荷,影响铁成本。矿粉、喷吹煤采购不理想,和对标企业比有差距。辅材占用资金比例依然较高。
围绕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十三五”,高点起步“十四五”,会议对今后一段时间工作作出安排:
一、完成300万吨钢目标任务,对长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两座高炉模式下,完成300万吨钢,对提振职工信心、塑造长钢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炼钢牵头,铁焦全力支持、轧钢全力配合,全公司、各职能部门全系统发力,力争2021年元月一上班,公司敲锣打鼓到炼钢送贺信,让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成为长钢“十四五”高点起步的重要支撑。
二、成本优势是长钢唯一优势,是长钢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深度挖潜,高点对标。
没有焦铁钢轧工序成本全面进入行业前十,就没有长钢较好的利润,超省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职工工资。高水平上再进步,高打高攀,是坚定信心,也是唯一出路。
采购工序:持续几年的小批量、多批次矿粉现货采购模式,在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不再是长钢优势。炼铁厂、采购中心共同研究目前现货、期货形势下新的采购模式,实现采购模式与市场变化的灵活对接。喷煤采购要追踪对标企业采购动态,缩小与对标企业的差距。
生产制造工序:焦化围绕冶金焦制造成本行业排名“保三争一”持续发力。特别要对推焦系数、粗苯产量、干熄焦工艺稳顺等制约成本的因素一一攻关,为铁成本行业排名前三做贡献。炼铁围绕铁成本行业排名“保五争三”,坯材围绕制造成本行业前十目标,不松劲,不后退,持续保持。
对长钢来讲,焦铁钢轧工序成本全面进入行业前十,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已经达到的指标不后退,要作为长钢理念、长钢行动、长钢行为准则,响亮提出,努力做到。
五项费用:1—8月,五项费用比行业平均低0.29%。打开分析,人工费比行业平均高57元/吨,财务费用比行业平均高26元/吨。两项相加,比行业平均高83元/吨。人工费高的背后,是人多规模小。在持续做大蛋糕的同时,要通过工艺技术改进、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手段应用,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降低财务费用,重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企业持续盈利,保持充裕自有资金。
其余各单位、各工序要按照年度目标、挖潜要求,全方位推进本单位、本工序降本工作。以系统降本,确保全年利润目标的完成。
三、学巴钢,小指标进步是抓手,财务报表体现是结果。
近日,公司党政联合下发《引深“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学巴钢不是一阵风,是长钢长期推行的持久性工作。各单位要以指标进步为抓手,找准影响工序进步的重点指标,找出背后的制约因素,包括职工的操作水平,一个一个打开分析,一项一项对标提升。要通过领导高度重视,职工全员参与,将学巴钢的成效,实实在在体现到财务报表上,体现到成本降低、利润增长上。
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1—9月,现金流整体不错。但9月份应收增加、应付降低。计财处对应收、应付打开分析,分析到户、到项,到每个户的流水。要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紧日子思想体现到经营生产的方方面面。
五、科学组织四季度生产。
尽快推进直轧项目达产达效。要根据冬季生产组织特点,提前筹划相关工作。今年立项、开工项目力争年内全部收尾,为2021年实现开门红打好基础。
公司领导贾向刚、李怀林、王春生、李明、程向前,总经理助理周剑波、冯云林,集团公司技术服务组相关负责人,各单位一把手参加会议。总经理李怀林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