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巴登钢厂,促长钢发展”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这样做
2020-08-07
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巴登钢厂不惜重金,派人去日本学习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重新确立管理新理念,逐步形成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奇迹。
“成功的80%取决于人,20%取决于设备”。这也是巴登生产管理原理的最重要的部分。
巴登钢厂从总裁到每一个员工都明白,持续改进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效益,因此,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在每一个管理、操作的细节上都 在努力地持续改进,并将此真正落到实处,为各个阶段进一步的高效化生产带来了新的动力。
创新意味着我们将永远对现状提出问题,并有勇气来实施新方法。
切合实际的标准化管理方法、科学的时间管理、严密的生产工序管理、实用的维修策略和管理,为高效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巴登钢厂的路,就是今后长钢要走的路。按照“学巴登钢厂,促长钢发展”大讨论通知安排,近日,公司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对学巴登钢厂做出进一步安排,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落地、落实、落细,推动公司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技术创新——
工作目标:围绕巴登标准化操作、高效率工作、设备效能最大化和满足工艺要求,重视职工培训、精细化工序操作时间节点、全员技术创新等精髓理念开展工作,提高公司标准化操作水平、稳顺生产工艺、提升经济效益。
组织机构:成立技术创新活动领导组,下设技术创新活动办公室。
工作要求:各相关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学习“学巴登钢厂”实施方案和活动方案,按照“三清晰三到位”的要求,对学习巴登技术创新方案进行分解落实。领导组每月上旬召开一次会议,各单位汇报学巴登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和进度,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安排部署下一步活动内容。
工作内容:
1.推进完善岗位规程精细化及可操作性。以工艺摸排梳理为抓手,各主产单位选择1—2个关键岗位,对岗位规程涉及的工艺、设备、安全、交接班、联系确认等内容进行梳理,细化工艺、设备等控制参数及工艺操作内容、步骤,实现操作步骤标准化、精细化。
2.充分发挥工艺设备能力和功效。围绕工艺设备效能发挥最大化,做好设备检修及维护,寻找影响生产稳顺、产能发挥和产品质量提升的工艺设备问题。
3.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理论和岗位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不断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培训,通过网络视频、文档和外出学习等手段,每月组织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升公司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4.树立“上工序服务下工序的理念”,加强上下工序界面沟通协调。同时,优化成本管理模式,合理控制工序成本,下道工序在保证工艺和质量稳定的前提下,避免上道工序工艺质量过剩和浪费。
5.鼓励全员创新活动。鼓励全员开展“永远向现状提问题”活动,持续推进合理化建议、QC小组、专利和技术攻关创新活动等。对技术创新相关制度和人力资源激励政策进行细化,每季度开展评比,对活动好的单位进行奖励。
6.开展关键技术指标对标,推进技术指标提升和进步。各主产单位围绕产品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升开展关键技经指标对标,选择与公司产能和产品结构相近的先进单位学习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标挖潜活动,使本单位技经指标持续进步,超越历史最好水平。
管理创新——
工作目标:学习借鉴巴登“永远向现状提问题”、“持续改进”管理理念,依靠所有部门、全体职工立足本岗本责,通过积累小渐变形成大质变,挖掘公司管理效率、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向“高效率”迈进。
组织机构:成立管理创新工作领导组,下设管理创新工作办公室。
工作内容:
1.各专业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领会“再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如果没有标准的操作来保证是无法实现的”,探索开展标准化作业管理,从主要产品产量、生产流程、设备管理、产品质量监测、能源管控和环保管理等方面制定生产作业标准,规范操作程序。
2.明晰岗位职责,在实现工序与工序“零距离”等方面开展创新工作;主流程单位围绕关键生产作业流程,分析统计重点作业环节、重点操作岗位的作业时间,从强化作业时间管理,提高有效作业率方面深入开展创新工作。
3.围绕精干组织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规章制度、改变管理规则、改善作业环境等开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关注人员素质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岗位轮换制度建设、激励机制建设、“多岗位多技能”培养、评价实施机制创建、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等工作;以岗位责任体系建设和完善岗位说明书为载体,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细化作业内容及标准,为生产作业标准化奠定基础。
4.对检修队伍专业化建设、操检合一、TPM推行等工作持续优化和改善,强化点检定修,保障设备功能。按照《首钢钢铁板块2020年小指标竞赛推进方案》要求,重点围绕“高炉利用系数”、“高炉综合焦比”、“烧结机利用系数”、“转炉日历作业率”、“轧机机时产量”等指标提升,做好设备能力保障和生产组织工作潜力挖掘。
5.扎实做好人力资源、财务一体化、预算、投资等信息化项目的推广。钢铁主流程聚焦主业,推广复制集中控制、无人值守、无人库房等短平快、有实效的成功实践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通过自动控制的不断完善、信息化设备应用,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6.深化管理创新评审体系。公司在绩效考核基础上,单独设立管理创新专项基金,搭建三级管理创新评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