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比一比,赛一赛,哪个指标是A类(一)


闫 雷
2020-03-25

      为更好地挖掘各单位产线、生产组织工作潜力,进一步提高指标水平,首钢钢铁板块以“高炉利用系数”、“高炉综合焦比”、“烧结机利用系数”、“转炉日历作业率”、“轧机机时产量”、“原燃料采购成本价行业排名”六个共性指标作为竞赛指标,在板块内部企业间展开竞赛。

小指标竞赛评价标准

     “高炉利用系数”、“高炉综合焦比”、“烧结机利用系数”评价标准——与行业竞赛:达到行业前三名水平,评价为亮红旗;达到行业前十名水平,评价为A;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评价为B;比自己上一年有进步,评价为C。

     “转炉日历作业率”评价标准—— 与行业竞赛:因无行业先进综合数据,A类空缺;达到对标先进单位水平,评价为B;未达到对标先进单位水平但比自己上一年有进步,评价为C。

     “轧机机时产量”评价标准——比自己上一年有进步,评价为A;比自己上一年没有进步,评价为B。

     “原燃料采购成本价行业排名”评价标准——与行业竞赛:达到行业前三名水平,评价为亮红旗;达到行业前十名水平,评价为A;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评价为B;比自己上一年有进步,评价为C。


小指标贴上墙实举措落在地

       2月份,轧钢厂立足现有条件,深挖内部潜力,通过产线结构调整、工艺技术改进、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等措施,轧机机时综合产量130.09t/h,较2020年目标提高7.09t/h,较2019年最好提高1.48t/h,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对标挖潜,挂图作战。以方大、石横、酒泉等先进钢铁企业为标杆,制定了轧钢厂2020年生产指标提升目标及完成情况表,特别对提高机时产量、作业率和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制定考核指标,挂于醒目位置,形成天天记录、天天对标的氛围。

       各作业区党支部发动广大党员、骨干,集思广益,就生产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正副作业长、支部书记各负责一个班组,每天参加班前班后会,一方面向职工传达公司及厂全年目标任务情况,以达到思想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每天认真核实完成情况,并把数据和指标填写到墙上的生产指标提升督战表。

       优化生产组织,合理调整产线结构。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安排品种规格及经济批量,优化棒材、高线、高棒三条生产线产品规格及经济批量。

       一是根据当月产品销售情况,经济科学统筹周生产计划的排定,在保证库存的前提下,品种的更换顺序以工艺更换时间最短安排。

       二是首次在高棒批量生产Ф20圆、Ф22圆工艺,下一步将Φ18—Φ22锚杆钢产品转移至高棒生产线生产。优化高线南线Ф10螺工艺,由现在的K3出成品改为K1出成品。

       解决工艺、设备制约瓶颈。实施工艺技术改进,顺利打通Ф18螺三切分工艺,机时产量提高约6t/h。棒材生产线成功开发Ф22螺两切分工艺,并对Ф20螺两切工艺、Ф25螺—Ф32螺单线生产工艺适当提速。同时,解决高线南线提速的关键因素——精轧机增速箱的问题,及时更换新的增速箱,Ф8盘螺(圆)、Ф6盘螺、Ф5.5盘圆的速度达到80米/秒以上。

       强化点检,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大力推行全员设备管理,充分利用换工艺、交接班等时间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

       以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为目标,强化岗位人员日常点检和技术人员专业点检力度,在各产线生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求八点班正常交接班时间为30分钟,四点班及夜班实行动态交接;高线及高棒具备条件后逐步也实行动态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