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公司八创新项目首钢获奖


2020-03-19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功焰2020年“两会”报告指出,推动首钢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向改革要动能、向创新要动能,努力在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经营效益、改善资产质量、打造竞争优势上下功夫。

       改革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强动力之源。

       日前,第二十届、二十一届首钢管理创新成果奖和2019年度首钢科学技术奖(科技项目奖)出炉,由我公司(职工)主创或参与的8个成果(项目)获奖!

二十届首钢管理创新成果奖(4个)

       成果一

       一等奖:现金流量管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5年—2018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盈余实现了从负到正的巨大变化,创历史最好水平,在集团公司走在前列。2018年7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向刚曾就现金流量管控工作,在集团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上作经验交流。

       该项目结合钢铁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长钢多年来的困难局面,将经营管理重心转移到以资金管控为重点的财务管理上来,逐步建立起符合长钢实际的现金流量管控体系。

       该项目有效发挥了财务驱动力,为长钢利润大幅扭亏为盈奠定了管理基础;仅财务费用一项,2018年至今创效1.12亿元。

       成果二

       二等奖:基于“系统学习 事上磨炼”的长周期青年干部培养实践

       该项目基于推进“二次创业”和建设百年长钢的需要,企业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以培养中层后备领导人才为目标。

       该项目结合首钢长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提高的要求,坚持党性锻炼和管理能力同步提升,按照系统学习打头、返岗感悟居中、专题复训收尾“三步走”,采取军训、专题讲座、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先进企业考察等多种形式,认识与实践互动相连,形成了“系统学习与事上磨炼”相结合的长周期青年干部培养闭环。

       项目实施以来,在长钢公司内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带动了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了基层管理工作。

       成果三

       三等奖:以产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产线融合调整体系构建与实施

       该项目围绕产线融合调整体系的建立,科学制定各管理模块,通过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系统联动,苛求精细,挖潜增效,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目标。

       项目实施以来,长钢公司轧钢厂在人员减少4.55%的情况下,通过产线动态调整实践,与2017年相比,钢材产量大幅增加,累计生产高效益产品38.77万吨,累计增效5750万元。

       进一步促进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和精细化核算工作,推动了精细高效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

       成果四

       三等奖:新形势下钢铁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聚焦国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公司整体经营形势持续向好发展,发挥了强大监督保障和保驾护航作用。

       课题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123456”工作法,在同行业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十一届首钢管理创新成果奖(1个)

       成果一

       三等奖:依托能源管控中心平台实现节能降耗

       该项目以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着力完善能源基础设施、推进建设能源管控中心;同时依托能源管控中心平台,构建一体化、协同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

       通过夯实能源管控硬件基础;补齐短板,实现能源计量全覆盖;突破管理瓶颈,打造一体化高效能源管控架构等多种方式,实现节能降耗。

       该项目是公司近年来在能源管控方面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结晶,也是实现能源高效管理和利用的总结与提升。

2019年度首钢科学技术奖(科技项目奖)(3个)

       项目一

       三等奖:焊接用钢盘条生产工艺技术升级创新与应用实践

       在集团打造高端板材和精品长材生产基地攻坚路上,技术研究院与长钢、贵钢、通钢、水钢四地共同开展焊接用钢开发项目,深挖四地产线潜能,历经六年共计开发出14个牌号焊接用钢产品。

       长钢配合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科研项目,进行了相关焊接用钢产品研发。目前,长钢焊接用钢产品生产技术条件已得到实践全面验证,具备了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内全部焊接用碳钢、中低合金钢产品生产能力,并在磷、硫及杂质元素含量控制方面形成专有技术。

       项目二

       三等奖:首钢长钢复合型高速棒线材生产线工艺装备技术集成

       项目是在长钢的高线车间北线改造,从预精轧机组后通过分线导槽,引至高速棒材生产线新增设备区域。高速棒材增加四架230辊环精轧机组,和现有高线精轧机组分别在两个跨平行布置,轧制棒材时,高线精轧机组及后续设备停用。

       2018年9月份,长钢复合型高速棒线材生产线实现批量化生产,先后批量生产Φ12mm~Φ16mm热轧带肋直条钢筋、Φ12mm~Φ20mm直条圆钢及部分规格盘条产品。截至2019年8月,累计生产59.25万吨,超出设计产量4.25万吨。产品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各项力学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目前,该生产线具备年生产70万吨能力。

       项目三

       三等奖:长钢套筒窑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017年,长钢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熔剂厂深入挖潜,通过市场调研和考察,针对套筒窑“电耗和煤气消耗高”“换热器堵塞频繁”等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对重要工艺设备引射器进行技术改造。于2019年全部解决,年可节约540万元。

       在长钢开发应用后,受首钢京唐钢轧作业部邀请,到该单位套筒窑进行了推广,成功解决了其产能限制的问题,降低了工序能耗,受到该单位好评。新型引射器已获得国家专利,项目荣获长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公司持续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管理创新及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切实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着力在成果和项目的转化和推广上下功夫,通过先进管理方法工具和前瞻性工艺技术,实现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2019年6月,公司修订下发《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同时配套下发奖励办法和专利管理办法,建立从科技项目立项到科技成果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水平,强化科研产出对经济效益的支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19年9月,公司修订下发《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管理创新活动管理办法》。从组织体系建设、创新项目遴选、创新成果提炼、内部评审、表彰奖励、对外推荐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同时,不断加大创新课题培育和成果提炼及奖励力度。

       基层创新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激发,为公司创新提效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