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出版物

遐想


张艳青
2019-10-21

曾经无数次地想象:也许老公会在明年的这一天,悄然给我一份祝福,并送上一份礼物;儿子长大,赚取的第一笔钱能够积攒,肯定会在这一天给妈妈送上一份惊喜……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生于偏远小山村的我,直到豆蔻之年才在外公的寿礼上第一次领略到生日蛋糕的尊荣——一个粉红色的塑料盒子高贵地伫立在土炕中央的炕桌上,表姊妹表兄弟十一二个小孩围成一圈,个个瞪着眼珠子馋涎欲滴……

或许一个人的出生,一个人的经历,会注定她今生今世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花费近百元买一个生日蛋糕给自己,还不如买一袋白面,够一个月的粮食”,这是我今生都不会改变的思维。然而,每逢父母的生日、儿子的生日,无论如何,都会安排一场团聚,送上一份祝福外加一份礼物。或许,我也是中国传统农村妇女的一个缩影吧——肩负起敬老爱幼的责任,唯有对自己的尖酸刻薄。

纵然头脑是如此清醒,如此理智,但为何内心深处还总是涌动着一种祈盼,一种遐想?是虚荣,还是需要温暖?无奈,一样山沟里出来的老公,似乎与我有着一样的思维,似乎不知道何为浪漫。在我的想象中,也只有将这种幻想寄托在亲人、朋友上,然而事情的发生总是出乎自己的想象。

不惑之年。在2019年的这一天,我收到了人生当中第一份西式生日蛋糕——组织的第一份祝福。与其说是一种意外,倒不如说是在长钢加盟首钢之后发展的必然。

栉风沐雨十余载,民生幸福谱新篇。不必说厂区新增的空调通勤车,让职工的出行避免风吹雨淋,冬暖夏凉心情舒畅,更不必说,每日的餐补,食堂餐品的五花八门,从点心到熟肉,从大锅菜到精炒,满足了职工深层次的需求,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首钢挚友”的开通,让所有的职工在每一个节日都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大家庭的温暖,春节的饺子、元宵佳节的元宵、三八妇女节的鲜花,首钢国旅的各种优惠券……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我们感受着幸福满满,暖意融融。感受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这正是十年来,长钢在首钢集团领导下坚持“一切发展依靠职工,一切发展为了职工”理念,千方百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具体体现。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张张看得见的笑脸,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从未像现在这般强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长钢职工美好生活正在“走小步、不停步”中,变成更加生动的图景。在这个美好季节,希望每一个首钢长钢人的心中都如同金秋一样,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