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工建之“魂”———工建公司九高炉系列大修综述


武晓庆
2019-05-15

为期50多天的九高炉系列大修,是长钢2019年开年的一件大事,关乎设备工艺的全面升级改造,关乎公司后续生产是否具备更强劲的动力……


大局当前,于去年12月26日成立的工建公司承担了大修期间大部分设备的拆除、安装工作,其中5号烧结机星轮更换、8号转炉烟罩更换、炼钢厂水系统对接、铸铁机检修,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检修难度纪录,也创下了长治地区检修水平的新高。


预则立


“预则立”这是公司领导贾向刚对炼钢水系统对接的高度评价。


工建公司完成的水系统对接工程要作为整个九高炉大修工程的典范工程去总结。这是3月23日,早调会上公司领导李怀林对炼钢水系统对接的高度肯定。


“工建人,工匠心”、“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充分的准备,精细的组织”“细节决定成败”“工建人就是生产设备的中医”……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是3月27日“工建人的高光时刻”这篇文章里,让人激动给人奋进的职工们的留言。


“耀眼的焊花、纵横交错的管道、此起彼伏的金属碰撞声、热火朝天、紧张有序、稳而不乱的繁忙现场……”


“105道焊缝、1184条螺栓、合格率全是100%、无1处漏点、无1丝松动、转浊水试水正常、转净试水正常、连净试水正常、连浊试水正常、连浊回水试水正常、连净回水试水正常……”


“零点,万籁俱寂,水泵房水系统对接任务比原计划提前5小时完成……”


高效有序,成效明显,这源于什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水系统的完美对接,印证的就是“预则立”的道理。


在大修现场,有一个“移动的指挥部”,这个指挥部在这次大修中跟随大修进度,不断地移动,工建公司经理王世勇每天就是在这样的不足30平方米的指挥部里安排部署每天的工作。


在指挥部的墙上,一张大修进度图详细规划了这次检修的节点。


每一次检修前,都要做足准备工作。


就拿水系统对接工作来讲,由于水系统对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且改造涉及炼钢厂整个系统开产,所以必须保证一次成功。工建公司在接到此项任务伊始,便着手研究图纸,将图纸与现场实际做比较,优化方案,使当天对接工作量降至最小。倒排工期,将整个对接工作分为三个分项工程并编制节点计划,各项工程指定项目责任人,每天汇报当天的节点进度,由大修指挥部统一协调安排。由于此次任务时间较紧迫,工程材料及备件的到位情况不甚理想,会存在“挡手”情况,为此安排专人协调长钢公司内部材料进行先期使用,避免出现人等材料的情况。对接当天涉及30余台电焊、16台潜水泵、20余盏照明等用电设备需要一机一闸,在前一天全部安装到位,并派专职电工3人服务于整个对接工作。场地狭小,作业人员多,交叉作业多,如何合理安排成为影响工作进度的重中之重,为此将整个工作在对接当天分为5个作业片区,每个片区指定负责人1人,将从管道排水直至管道试水完毕纵向分摊到各责任人。并多次组织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此次对接任务的重要性。水泵房内仅有2台吊葫芦,为避免出现抢吊葫芦及等吊葫芦停工现象的出现,特意按照重要性分类,安排只有主管及过滤器的调运被允许使用吊葫芦,其它支管均制作门型插杆进行安装。


笔者现场采访时,王世勇头戴安全帽与技术科长交流着检修方案,看着紧张有序的检修现场,他告诉笔者,职工们很尽心,非常具有团队精神,作为经理,异常欣慰。


现场检修的职工任俊宇告诉笔者,王世勇经理、秦军书记每天下午都要来现场,遇到紧急情况,更是与大家在一起解决,工人们不仅看到了领导与职工同甘苦的现实,也收获了领导为职工营造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与干事谋事的舞台,大家都愿意主动想出路想办法,因为领导对我们的付出有着极大的肯定,我们愿意干,即使连轴转,也要保证检修任务圆满完成。


每天下午,工建公司指挥部开会前,都会有一张《九高炉大修及系列检修重点工作推进追溯表》,责任人要对前一次会议安排的重点推进工作,当下完成的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进行详细的过程追溯和汇报,完成的直接销账,未完成的要继续完成。


自大修开始,指挥部召开了44次会议,产生了44张这样的追溯表。


每一张追溯,都体现了工建公司党委对工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工程一开始,党委书记就强调,要做好《大修日志》对每一天工程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做好相应的记录,尤其对职工的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全面了解,保证团结奋战中职工能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状态。再就是做好指挥部安排的每一项重点工作,落实时间、制定责任人,强化执行落实,为整个大修工程在进度、质量、安全管控等多方面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预则立”的做事理念,“干事谋事”的工作氛围,从而营造的团结一致、主动担责的工作环境,进而成就了大修工程顺利而圆满地收工。


如此,一环套着一环,步步扎营,一招致胜。


这里,蕴藏着一种战略魅力:预则立!


出色之战


5号烧结机星轮更换是这次大修中,难度很大的大修项目。


去年在一次点检时发现,烧结机头轮西侧轴承座侧盖掉块损坏,检查后发现,轴承已经散架,轴与胀套发生相对运动,当时,做了应急处理。为保证烧结机正常生产,趁这次大修契机,决定对头部星轮进行整体更换,彻底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为保证星轮装配更换顺利进行,需要拆除头部弯轨及轨座、炉条压辊装置、烧结机柔传装置等多台设备,所需人员、材料、工器具投入很大,而且施工空间又非常局促。


这无疑是对工建公司的组织、安全管控、技术、环境等综合能力的考验。


工建公司能承担下来吗?


技术科长薛彦军介绍说,最大的难度在于星轮周边空间太小。其正北侧为走道通廊,最宽4米,而星轮重约26吨,长度6350毫米,最大直径3500毫米,两侧仅有500毫米的余地。


如何将此庞然大物运送出去?


这着实难坏了大家,无论是谁,到现场观察一下,一种一筹莫展的情绪会瞬间涌上心头。


薛彦军告诉记者,原计划拆除星轮北侧两扇窗户以及墙面,再在地面搭设挑梁平台,将星轮一半移出北侧平台,再由300吨吊车吊运。但这样做刚巧与电除尘大修场地交叉作业,且作业时危险系数高,费用大,时间长。


很快,这个提议被否定。


这时,已经下了班,天慢慢地开始沉睡,劳累了一天的职工们也想下班休息。然而,技术科的几名同志却开始讨论这件事情究竟该怎么做?


北侧出去难度大,那南侧行吗?虽然距离有点远,但可以一试,这个提议一出,薛彦军就带领大家连夜到现场测量距离。不搞定这件事情,就有可能影响大修进度,大家认为,一刻也等不得。


然而,这样做其实难度也很大,因为向南的通道并不宽,中间还有很多零星的部件阻挡。经过测量,发现星轮升起空间两侧余量只有241.5毫米,行走通道两侧最小距离为150毫米。


为确保万无一失,薛彦军将星轮、框架梁、铺底料仓通过CAD制图,模拟星轮行走路线,并将现场尺寸与CAD尺寸反复测量对比,直至完全论证了“没问题”。


当我看到那一圈圈滚过去的星轮在CAD图上清晰地展示的时候,从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赞许之情:长钢职工的专业素养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


不止星轮更换完成得漂亮,面对大修项目多、点多面广、投入人数多、工期长的现实,出铁场除尘高压系统、上料系统、高炉本体测温系统、粗煤气旋风除尘系统、喷煤烟气炉电气自控系统他们也提前完成。其中,在上料系统放电缆时,300多米电缆10人完成,且一次成功。后期,在大修指挥部“不论是哪个施工单位干的,现在都是长钢人自己的事”思想指导下,在距烘炉只有3天时间时,他们又承接了其它施工单位电气、仪表安装、调试的项目,加班连点完成任务,保证了高炉按节点烘炉和点火开炉。


此外,8号转炉烟罩更换、铸铁机检修,他们也完成得帅气。


善打硬仗的队伍,注定是一支优秀的团队!


这里,彰显出一种精神:团结奋进,克难而前!


岗位情怀


“作为一名工建公司的普通焊工,我觉得本职工作电焊的光是最晃眼的光,也是最亮的光,指引着我们朝着最亮的地方奋进。”


“作为一名普通的女焊工,每一次大修现场都是我们的练兵场,每一道完美的焊缝都是我们的功勋章,在绽放的焊花中成长,在流淌的汗水中历练,我们是朴实无华的工建人。”


“我骄傲,我自豪,我是勇做标杆的工建人!”


“这不算啥,我们天天是这样干的。”


……


这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均出自工建职工的口中,从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检修工人的岗位情怀。


“移动”的指挥部总共转移了三次,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提供服务时,离职工最近。比如,临时搭建暂时小憩之地,临时设服务窗口,随时提供饮水就餐便利。


与此同时,工建公司的大修服务小组,除了照顾职工的后勤,同时还承担着施工材料、工器具的组织落实,为使大修有条不紊地进行,项目承办人李志强、张慧芳经常加班连点,对上千种备件、数百种材料一一进行催办,整个过程,没有一次因为材料备件的延迟造成工程的停滞。


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具体落实承办人,综合科长李科自大修工作开始,就扑在现场,每天往返于指挥部、各主要工程现场、办公室和职工餐厅之间。天蒙蒙亮,就起身给夜班连班的职工准备早餐,由于节点进度要求,有时午夜11点多送餐到现场,连续50多个日日夜夜,连自己1岁的女儿迈开小脚开始走路都浑然不知。


水系统对接当晚,服务人员将一杯杯热水和热腾腾的疙瘩汤送至职工手里时,除了疲惫,每一张可爱的面庞溢出的更是一种满足! 


心相连、情相系。


在这样的氛围中,能有完成不好的工作吗?


在指挥部里连续轮流服务的乔艳春和李晓蓉从工程开始的那天,直至20日高炉出铁,为了指挥部繁杂的事务,她没有间断过一天,没有缺席过一次。经常将刚刚上了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放在邻居家里,因为很晚才能回去。然而在指挥部里,物品的整齐摆放、干净的会议桌、一尘不染的地面,指挥部门口的草地都被她打理得整洁清爽……服务虽小,责任重大,一个个从指挥部里发出的指令,一次次关键问题、技术难点在指挥部里得到有效的解决,都离不开她们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这里,饱含着一种情感:爱岗如家,无私奉献!


结语


这次九高炉大修,工建公司共完成检修项目1066项,其中机械841项,电气项目225项,工程项目共拆安300余吨,全部按计划完成,并一次试车成功。


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预则立的管理理念;靠的是干部干在前的表率;靠的是干事谋事的导向;靠的是积极向上的团队引导力;靠的是团结一致同心所向的工作氛围。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工建公司营造的正能量的氛围,搭建的干事创新的舞台,肯定成绩积极鼓励的导向,将职工的积极性最大潜能发挥了出来,所以,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先例,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收获了一场又一场的漂亮战役!


这就是工建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