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小改小革,我们在行动


崔志茹 杨蕊 于杨 桑国青 赵晶晶
2019-05-15

近年来,公司各单位积极推进全员创新、岗位创新、自主创新,广大职工创新创造热情高涨,小改革、小发明、小创新不断涌现,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水平,有力促进了公司降本增效工作的开展。

特制“防灼衣”


泥炮液压油管是高炉炉前泥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损,直接影响该设备的正常运转。高温工作环境中,液压油管很容易被飞溅起的高温渣铁灼烧,造成破裂直接受损。


为了更好保护液压油管,炼铁厂八高炉炉前职工为其穿上了“防灼衣”。选取了耐高温性较好的废旧布袋作为制衣材料,将废旧布袋裁剪成单层,对液压油管全面包裹,最后用铁丝固定。


液压油管穿上特制的“防灼衣”后,避免了高温渣铁直接接触液压油管,对液压油管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该设备如果被高温渣铁灼烧,也很容易被发现,及时对包裹的废旧布袋进行更换就可以继续使用液压油管,大大降低了更换的难度,同时延长了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

“修”出来的财富


“7号洗涤塔双介质喷枪流量显示有异常。”炼钢厂运转作业区当班除尘岗操作工许辉例行点检时心里起疑。他立即到操作室对水量进行调节,“37立方米/小时”的数字却丝毫未变,“水量已改变,流量计却没有变化,说明有问题。”他嘴上自言自语道,马上通知组长,及时上报。


“抓紧领取新的流量计,利用停炉时间更换,不能实时监控水流量,会对转炉吹炼除尘效果造成影响。”有人已迫不及待地建议道。作业区点检员杜树斌却说道:“待停炉我先拆下来看看吧。”利用检修时间,他三下五除二把管道上的流量计拆下来放在地面,从腰间抽出得力工具“小扁铲”,拿出手电照准流量计内壁,沿壁不断铲除,清理出一堆堆的黑色杂质。“转炉浊环水杂质经日积月累残留在流量计内壁,使内壁附着的测量电极无法监测流量,才导致流量显示异常,彻底清一下,如果没有别的问题,应该就可以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还是杜师傅有办法。”拆除、清理、安装,半个小时过去了,双介质喷枪流量计恢复正常。


 用修复减少更换频率,点检员杜树斌半年来维修存在各种问题的流量计4个,共计节约费用约两万余元,用实际行动助推炼钢厂降本增效工作!


“1mm”的距离


轧钢厂型钢作业区加热炉为步进式加热炉,整个生产操作靠四个液压缸运动组成,所以加热炉的同步性至关重要。


自开产以来,加热炉多次出现钢坯倾斜现象,导致出料困难,影响生产节奏。型钢作业区迅速成立了生产技术联合攻关小组,分别对设备的动静梁、设备主体钢结构标高、对角线等进行了测量,均未发现有任何异常。重新调整解决思路,最终在控制界面发现东西两侧平移缸位置偏差了1mm左右。当时觉得偏差“1mm”不算什么问题,也很正常,但一位老师傅提醒:“钢坯从入炉到出炉是128步,1mm偏差,累计下来就有128mm,足以造成位置的偏移。”


大家顺着这条线分析观察下来,惊奇的发现这“1mm”的偏差,正是由于东侧液压缸底座耳板松动导致的。经过检修人员6小时的奋战,对液压缸底座进行更换,调整到位进行测试后,故障消除了,生产得以顺行。


直角变斜角=五万元


直角变斜角,看似简单的一个角度转变,工建公司炼钢作业区却利用它节约出年近五万元的效益。


炼钢厂钢渣回收中转站将钢渣场运送过来的钢渣通过翻转筛和下料斗直接落在皮带上再运往棒磨机进行粉碎,由于钢渣多有锋利的棱角,且量多又重,下料斗垂直于皮带上方,所使用的钢板厚度也仅有6mm,下料的过程中,不仅将下料斗划破,造成堆料,也极易将皮带砸破、撕裂。即便是修修补补,半个月左右也得更换一条皮带。这不仅影响到钢渣的正常运输,而且每个月的皮带损耗也居高不下。


该作业区机动小组通过多次现场实地观察和讨论研究,决定将垂直式下料斗改为倾斜式下料斗,下料斗改用厚度为30mm的钢板,并倾斜30度角,同时在下料斗内加焊角钢制作对钢渣进行缓冲,使落下来的钢渣料料打料、料磨料,减小坠落的钢渣对下料斗侧面钢板的冲击,钢渣再倾斜滑落至皮带上,有效减少了对皮带的损坏。通过改造,彻底解决了钢渣回收下料口堆料和皮带破损的现象,皮带的使用周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每年可节约近5万元的费用。


高手在一线,智慧在基层。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小改小革作为基层创新的重要形式,广泛存在于生产、研发、管理、营销等基层一线,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水平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公司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