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让“出血点”变增效点,高向军,就是高!——2018年度首钢劳动模范、轧钢厂棒材作业区轧机组组长高向军


2019-05-14

在没有获得“首钢劳动模范”之前,高向军还有很多标签,“轧钢厂棒材作业区轧机组组长“,“公司优秀职工”、“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公司劳动模范”……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一个汉子脚踏实地扎根一线20多年,饱尝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又是什么样的担当,让他对企业、对轧钢、对工友的热爱,深情满满?


又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营造出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


“内务标兵”圆梦TPM


进入轧钢厂轧机平台下,你可能会被一些“走心”的小设计所吸引。


那些定置有序的小零件,温暖而前卫的提示语,小清新般的小图标……都让你有种不是进入工厂仓库的错觉。


没错,这就是开展TPM管理工作以来,棒材轧机组的变化。


自从TPM工作开展以来,高向军作为棒材轧机组负责人,带领大家治理、整顿棒材生产现场,成效显著。在月度评比中共获得3次“金牛”奖,5次“笑脸”,月度辅导合格率100%,在今年3月份“0”阶段验收中轧钢厂棒材作业区荣获“免检单位”称号。


“厂房的整洁程度,都能和自己家比了”“环境变好了,职工干起活来心情也亮堂堂的”……无论是前来参观的人员,还是本单位职工都有着共同的体会。


听到赞美声,站在一旁的高向军会心地笑着。


为啥他能把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做得“处处生花”?


“爱干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凝结着一个钢铁汉子,将梦想照进现实的滚烫汗水。


在进入长钢工作之前,一段军旅生涯,让高向军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也曾因此荣获过“内务标兵”的称号。高向军回忆起刚上班的时候,就对一些设备的摆放“看不惯”,那时在他心里,就萌生了很多想法。


TPM工作的开展,让高向军的“超前”想法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间。可是,要想达到目标,终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求别人要做到事,自己必须先做到。“一勤天下无难事”。高向军在生产现场,一刻也不闲着,只要看见地上有遗落的备件,就及时将它归置;看见警示牌蒙上了灰尘,就直接上手去擦拭……他的身先士卒,使得工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了大家治理、整顿生产现场的自觉性。


在一线工作了20多年的他,了解轧钢工作是一个“整体性、连续性”工作,而轧机组作为棒材生产线的主要工作,所属的区域设备更是点多面广。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高向军深知,要想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仅仅靠大家的自觉远远不够,需要高点站位,将TPM管理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为此,高向军一心扑在了TPM管理工作上,带头学习有关TPM工作理论知识,在参加公司TPM管理培训班的同时,经常与辅导老师相互沟通联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做摸底排查,以更换频次作为主要分界点,对于备件进行分区存放,制作班组库房货架等各类标志标识,以便于备品备件的管理和使用,坚决清除现场及设备周围“死角”。


每每工作结束,高向军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妻子总是给予关怀、支持和鼓励,很少抱怨。因为,曾同在轧钢厂工作的她,能理解了丈夫追梦的苦与乐。


把工友的冷暖放在心上


走进轧机组班前会议室,除了整齐的工作场所让人眼前一亮外,一台黑色的冷藏柜上,红色的贴纸上写着的“轧机党小组全体党员捐赠”几个字,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说起这台小电器,在场的职工讲起了另外一个故事,“高向军获得了荣誉后,他当场决定将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购买两台空调,分别安装在轧机组3号主操作室及班前会议室。”


当时,有人为他的高尚情操点赞,但也有人质疑他是不是在作秀。面对这些,高向军并没有过多理会,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承诺,“凝心聚力,为经营生产保驾护航”。


多年来,高向军参与并完成了轧钢厂原一车间和棒材生产线的筹备、试生产和达产达效工作,协同各专业技术人员带领班组职工先后成功开发了12螺、14螺四切分等多线切分工艺,成功开发了18、20锚杆钢等新品种……一线的成长经历,让他对这片热土饱含深情,和工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高向军常说,荣誉永远是大家的,如果没有企业这个平台,没有组织的培养,没有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勇拼搏的劲头,哪里会有荣誉?


回忆起活套器的改造,高向军说,导卫轮坏了之后,容易出现跑钢现象导致不合格品产生而影响指标的完成,还给职工造成了更大的工作量。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高向军蹲守在轧机旁,一个想法闪现,为何不再增加一个导卫轮,以分担运行压力。说干就干,他带领大家吃在现场,睡觉也想着现场,并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修改思路,一遍一遍探索尝试,最终解决了这项难题。


像这样的场景,在轧机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顺利推进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背后是一个团队的智慧支撑和力量汇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义不容辞。”高向军言辞铿锵有力。


安全就是生产力


安全是最大的降成本,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安全是对企业和职工最大的负责。


每次开会,“安全”是高向军说到的高频词。“所有的工作,干得再好,出了事故一切等于零。安全底线不能触碰,做好安全工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担当”。


说到此处,高向军打开手机相册,里面保存的都是生产现场的照片。这些在外人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高向军可当成宝呢。这些照片记载着轧钢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高向军保存起来,就是要起到举一反三的警示作用,时刻做到“别人感冒我吃药”,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的安全事故,坚决不能让悲剧在我们身边重演。


同时,轧机组以开展“小指标夺魁赛”为载体,高标准推进安全、成本、质量等关键指标的完成。特别在制定考核指标时,他主动和一线职工进行沟通交流,在降低热轧废、工艺故障方面,他结合每月各班组热轧废和工艺故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棒材作业区轧机组“小指标夺魁赛”劳动竞赛方案》,在班组职工中形成了“人人保安全,人人降消耗”的良好工作氛围。当前,职工们只要一下班后都会聚到在一起,对当班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职工们关注安全、成本、产量的意识大大增强。


在工作中,高向军还积极开动脑筋,确保消除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为工友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环境。


精轧机组16号及18号为可平立转换轧机,在以往的转换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特别是在登高过程中,由于现场油污较大极易使人滑倒造成磕碰伤。高向军便自己动手,通过修旧利废,制作了检修平台,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大大提高了检修过程中岗位职工的安全性。


“让昔日的‘出血点’变成了如今的增效点,高向军,就是高”,现场的职工都竖起了大拇指。


大浪淘沙始见金。高向军在轧钢厂的20年,是他见证企业发展壮大的20年,也是企业培养他成长,将个人价值融入到“红色长钢永续生存”企业愿景的20年。新时代,劳动的内涵在更新,劳模的标准在“进阶”。在新的征程中,高向军以打造轧钢厂“创一流的管理、造一流的产品、供一流的服务、建一流的队伍、树一流的形象”五个一流为目标,为开创长钢更加美好的明天劈波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