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每一个细节
秦梦丽
2018-06-19
做好每一个细节
———记公司先进集体、炼钢厂连铸作业区
秦梦丽
首钢长钢炼钢厂连铸作业区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生产任务,狠抓基础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安全、稳顺、增效为目标,做好每一个细节,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主动作为,强化执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步提升,为炼钢厂的产能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强化责任,戮力同心,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步明显
作业区以“安全、稳顺、均衡、生产”为目标,持续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均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反馈。
作业区管理人员带头严格执行公司、厂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监督班组成员严格执行落实,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运行台账,使之适应实际需要;各区域负责人坚持每天对铸机运行方式、指标参数、系统数据、设备缺陷、班组管理和文明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巡视,严格检查班组“三规两制”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组考核;区域分管人员每周参加班组安全例会,组织开展“岗位分析、运行分析、缺陷分析”,细节把控,全过程监督指导,使各项措施执行有力。
2017年,作业区全体干部职工上下同欲、戮力同心,全年完成合格铸坯234余万吨,质量完成99.978%(方坯99.98%、H型坯99.96%),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生产指标。
2018年,1-5月份,持续保持高效稳顺生产态势,累计生产合格铸坯106.09万吨,异型铸坯13.46万吨,方坯92.63万吨,质量达99.99%以上。
优化设备,创新管理,
提升设备运行质量
为适应快节奏的生产模式,作业区从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入手,以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实现设备零故障为目标,积极探索加强设备管理新思路,为全年稳顺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作业区将“操作者是设备日常维护的第一责任人”的设备管理思想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岗位操作工的主观能动性,将设备治理的目标、措施、责任细化分解,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分析设备运行状况,攻关优化设备运行状态。“现场式”、“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岗位职工多学习、多实践、多掌握一些科学的点巡检方法,对设备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6号异型坯连铸机扇形段油管时常漏油曾是困扰生产节奏的顽疾。油管漏油导致导向辊润滑不好、运转不畅,直接造成划痕铸坯的产生。原先由一台供油泵一根主管供应四个流扇形段的辊道润滑,不仅供油不均,而且一个供油点发生漏油,直接影响整台铸机所有扇形段的辊道润滑,维护相当困难。作业区通过优化油路改造:采用两台泵分别供应1、2流扇形段和3、4流扇形段,并且每个扇形段两侧的分支供油均安装了球阀控制,确保某个漏油点不会影响其他供油点,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铸坯脱方起源于结晶器,铸坯到达二冷后,四个弧的冷却不均匀加速了脱方坯。针对脱方坯较多的5号铸机,作业区严格要求每次更换下结晶器,必须检查水套水缝,确保四个弧在结晶器均匀冷却;为防止二冷喷淋集管变形造成脱方,作业区自行设计更换了五个流的托架;结合二冷水从上至下,由大到小的特点,将喷淋集管上喷嘴的位置作了调整,每个弧增加两个喷嘴;精准对弧,确保二次冷却均匀。一系列改进措施后,脱方坯得到有效控制。
严把检修质量关,细化对重点设备的管控:拉矫机接触器是否漏油、梅花垫是否有磨损、油压气压是否正常;辊道要勤加油、多观察链条磨损情况;振动架底座螺栓勤检查紧固;大包液压站压力勤观察勤记录;冷床是否漏油、升降横移是否到位……
攻坚克难,专题攻关,
助推降本增效
作业区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人,与职工工资收入挂钩,努力营造“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的氛围,立足质量增效益,狠抓操作降成本。
针对6号异型坯铸机漏钢频繁,作业区深入开展了漏钢攻关。通过精准校弧,优化扇型段管理及水量配比,强化岗位标准化操作,有效减少了6号机漏钢次数。2017年漏钢率在0.6‰以下,2018年,1-5月份,复产以来未发生一起漏钢事故。
6号铸机部分职工中间包对中操作有困难,作业区统一标准制定了最有效的对中操作步骤:先对中包内外,对中棒稍微偏外3-5mm;然后对南北,将1流的南水口、4流的北水口和铜板间的距离调成一样距离,有效解决了对中问题造成的事故废和质量废。
开展降低铸坯在线挑废率攻关。作业区严格工艺纪律,通过优化头尾坯控制和热换包卡坯操作,实现了方坯头坯控制在0.5米以内,尾坯控制在1.5米以内。强化操作技能培训,合理控制生产节奏,减少非计划堵流和工艺事故,从而降低在线挑废率。2017年至今,最好的一个月在线挑废率控制在1.0‰,铸坯收得率达到99.65%。
作业区充分发挥一线职工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作用,积极开展“五小”竞赛活动。对区域内可二次利用的备品、备件及时回收,通过焊接加工、设计制作,先后对大包包盖、溢流渣盘、吊链、大包机械手、中间包挡板、二冷托架、水口支架、加渣铲等项目进行修复改进,为车间月均节约备件费用上千元。
动真碰硬,群策群力,
推动安全工作上台阶
作业区明晰目标责任,形成以区域为主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全覆盖网络,充分调动各岗位人员参与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结合“三清晰三到位”岗位自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动真碰硬,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严格按“三定四不推”原则整改。
随着公司TPM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作业区充分发挥TPM管理项目的带动作用,从严、从细、从实,扎实有序推进,现场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基础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职工创造了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