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电力负荷转移的胜仗
张睿 王芳
2018-01-03
“一二……拉……”晚上8时,整齐的口号打破了夜色的宁静。此时,长钢公司110千伏钢西站站内灯火通明,动力厂电力作业区外线组组长梁兵正带领着组员们,进行着紧张的拉线作业。
在110千伏钢北站6千伏负荷转移项目中,立杆、拉线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整个工程中耗时最长、最为艰巨的一项。只见王师傅站在杆顶负责对接口部位做好控制,1名组员站在杆下调整电缆方向,6名组员负责起吊电缆。由于悬挂滑轮的位置狭窄,速度缓慢,再加上夜晚视线受阻,职工们干得有些吃力,就在大家终于把接头拉上来时,却突发情况:有扭曲的一节,需要重新退回,翻转过去再次进行悬吊。虽然要重新作业,但大家毫无怨言,认真工作,当终于告一段落时,在接近零度的气温中,职工们已是大汗淋漓。
●30年——
历史上的“功臣”
110千伏钢北站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已运行近30年,是长钢公司第一座110千伏级变电站,是名副其实的“电力心脏”,它的“名重一时”见证了长钢公司不断发展的足迹。然而由于该站设备老化,供电稳定性、安全性及电能质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用电需求。为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经济效益,长钢公司将停运的110千伏钢北站作为2017年一项重点工程。根据规划,这颗“电力心脏”在30年后,也就是12月15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全面“退役”。
●1600米——
降本新“长度”
由于长钢公司供电系统还有110千伏钢西站可输出6千伏电压等级,在结合供电网络结构和现有保留供电线路布局,以及尽可能最少投入的情况下,决定对部分线路进行改造或新增局部线路,将其所供6千伏用电负荷转移至110千伏钢西站。工程大体需增设电杆30基,14挡线,双回线路长约1600米。
动力厂成立了运行指挥小组,负责投运工作的整体协调,并做好全面预案。作业中,严格规范作业人员行为,消除各类违章和事故隐患,确保在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的安全,达到施工标准要求。
“我们这次从旧区‘淘’出了不少‘宝贝’,包括停用电线杆、导线、电缆、横担等大小备件,并对这些零件进行了分类、检测、修复,确保全部达到使用标准。按照预期,这个项目能节省采购费用7.6万元。”组长梁兵颇感自豪地对记者说。
工程结束后,110千伏钢北站三台主变退出运行,将使长钢公司电力输供实现“质”的飞跃,大大提高供电用户的安全性能,同时每年还可节省空载损耗百万余元。
●8天——
最后“倒计时”
此项工程从10月初开始至今,已顺利完成架杆、敷设电缆和架空线路等作业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电缆头制作及最后的线路调试工作。
他们工作时言语不多,脸上总挂着从容的微笑。寒冷的初冬,他们依然热情如火、干劲儿十足,时刻保持着一颗螺丝钉的精神、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不怕挫折、不忘电力人的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敢于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动力厂的承诺、对长钢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