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潜心育苗 人才快速成长
2021-11-15
“育匠人”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工匠精神,匠人为基。广大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主要传承者、实践者、创新者。拥有一支技艺超群,敬业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是实现首钢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张功焰
为放大“首钢工匠”“长钢工匠”的价值,以传承绝活绝技、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工匠带徒”培训已持续三年。在总结前两年经验基础上,2021年涉及炼铁、轧钢、长钢工程、炼钢、质量监督站5个单位,8名师傅,32名徒弟的“工匠带徒”培训,于近日圆满收官。
培养计划整体统筹
担任师傅的工匠和技术骨干结合各岗位需求及徒弟个人情况,定制整体培训方案,在明确整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把总体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每月为一个阶段,设定月度培养目标,设置6至8个单点培训内容,每次培训立足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以实现点滴积累,系统提升。
培训内容量身定制
围绕徒弟技能短板、制约技能提升瓶颈提炼相关岗位的关键点、问题点、重难点,量身定制授课内容,内容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由碎片到系统,层层递进。培训内容与徒弟岗位匹配度较高,八名教师培训课件共计128个。
课件质量源头把控
培训中心成立课件讨论小组,对没接触过单点的师傅进行一对一服务,讲授单点的选题、内容提炼、课件制作。对每一组师徒培训的单点课件进行斟酌,与师傅们就技术要点、工艺参数、经验总结、设备故障及应急措施进行沟通、切磋。一次不满意两次,两次不满意三次,多则改至四五稿,直到满意为止。
培养徒弟方向明确
为让徒弟成为本专业领域独当一面的人才,在徒弟的选择上煞费苦心,被选中的徒弟,普遍具有专业功底扎实、学习意愿强烈、可塑性强、成长潜力大等特点。王保国的徒弟是2020、2021年的大学生,均是冶金专业,培养方向为值班工长。尹高峰的徒弟籍俊飞,培养方向为热风炉专业高技能人员。陈虎明的徒弟马翔,高向军的徒弟马铎,培养方向均为专业技术骨干及技能竞赛选手。
工匠带徒各显其能
师傅:尹高峰——第二届“首钢工匠”“长钢工匠”
讲授环节幽默风趣,课前先抛出一个问题,现场随机选一名学员回答,其他学员进行补充,教师再传授“绝招”,培训内容由碎片到系统,就是让徒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徒弟:籍俊飞能够独立选择压浆材质的品种,通过制作合适的工具将泥浆精准压入需要的部位,有效延长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编制长期休风时的热风炉操作步骤,有效降低了热风总管的温差,极大地保护了管道耐材;本年度9月参加炼铁厂热风炉工种技术比武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师傅:王保国——长钢首席技师,首钢先进培训工作者
并非工匠,三年来却始终践行“工匠带徒”培训工作。本年度徒弟都是大学生,培养方向为高炉值班工长,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引导,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探索欲。培训过程中把制作的相关视频作为授课形式的补充,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
徒弟:4名大学生能够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更快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掌握常用原燃料质量好坏的直观判断方法,高炉异常炉况的判断和处理步骤,高炉停水、停电、停风等应急事故的征兆及应急处理措施。
师傅:陈秀江——第四届“长钢工匠”、2018年长钢“争先之星”,2021年首钢先进培训工作者
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革新改造成果做成一个个单点课件,多次利用检修带领学员深入设备内部进行“探秘”,还把自己的课件粘贴到作业区看板上,最大限度地进行课件共享。
徒弟:王克楠对喷煤工艺有了深层次理解,提升了设备故障的快速判断能力,具备组长的能力;安志军掌握了制粉系统布袋着火及烟气炉突然灭火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具备带班的能力。
师傅:陈虎明——第二届“长钢工匠”、长治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20年首钢先进培训工作者、公司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榜样
培训中把电气类实训设备搬进课堂,对现场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从原理剖析,对不同的原因给出不同的处理对策,并向现场延伸,真正让徒弟们学会、学活一项技能。
徒弟:马翔、魏杰通过更改程序,解决供油压力低造成跳闸、液压站油位显示不正常的问题;王军制作了常见故障处理办法和相关应急预案,定期点检排查和碳刷更换计划,确保了主电机的平稳运行。
2021年8月,王军、马翔、魏杰参加了首钢长钢第十七届技能竞赛,马翔获得电气点检第一名,王军获得维修电工第三名,魏杰获得维修电工第八名。
2021年10月,王军参加首钢集团电气点检员竞赛,获得第八名。
师傅:高向军——第三届“长钢工匠”
采用现场讲解 模拟操作的方式,培训内容侧重现场生产故障,现场带领徒弟快速查找问题根源并进行要点分析。
徒弟:程波对18螺三切分工艺K3崩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对孔型及压下量进行有效改进,大幅度减少了孔型打槽情况的发生;马铎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一套提高负差稳定率的高效操作办法,使负差稳定率提高10%。
师傅:牛旭红——第一届“首钢工匠”“长钢工匠”,创新工作室标杆
以“国家级牛旭红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培训采用以项目为中心,先体验后教学的培训模式,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开展实操教学,进行一对一指导,组织讨论交流,调动了徒弟掌握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徒弟:煤气柜电动阀门出现手动功能失效故障,徒弟应用所学知识,快速独立完成了故障排除;7号连铸机振动平台电缆烧损抢修过程中,参战徒弟个个清楚事故处理的流程、方法和重点,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生产,团队作战能力明显提升。在刚刚结束的首钢集团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大赛上,段栋栋名列第十。
师傅:贾鹏岗——第一届“长钢工匠”
现场采用事故案例讲解的方式,高度还原事故现场,分析原因、讨论措施,激发徒弟们的学习兴趣。
徒弟:李洋结合培训内容,对水口使用、更换进行检查,并对需要更换的水口进行清理,完全胜任水口更换作业, 8、9月份甲班水口操作实现零事故;张熠奇和王瑞皓作为新职工,在对中间包对中,结晶器的检查,保护渣的加入,套管更换等严控细节、标准操作,成为连铸作业区关键岗位的新生骨干力量。
师傅:孙倩——第一届“长钢工匠”
侧重培养学员提升标准化操作的能力。培训中采用听 看 练三步曲,从原理上听明白,看师傅示范操作,徒弟实践操作,师傅指导和纠偏。
徒弟:崔晓霞针对全铁含量的测定,掌握了其中的分析原理及操作要领,对每一步的标准操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操作中更加注重细节及规范化;张洁通过系统学习,化验结果比以前稳定了,复查频次减少,工作效率提高。
“工匠带徒”,
传授的不仅是技能、经验,
更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
人才强,企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