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培训

公司重点培训项目落地见效(污水处理篇)


2021-07-16

小编的话:

企业成功的80%在于人,20%在于设备,是巴登经验的精髓所在。

为通过培训提升人的价值,2021年的培训聚焦基层、聚焦重难点、聚焦需求、聚焦短板,有学巴登指标提升的痛点堵点解决,有工序间协同发力“一岗多能”的技能掌握。职工培训中心在多次深入基层,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和各基层培训教师、培训管理者共同策划培训方案,推进了一个个重点培训项目的落地见效。

本期,带您聚焦工业污水处理技术。

聚焦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短板请专家“传经”

培训时间2021525日、26

培训地点动力厂工业污水站会议室、生产现场

培训内容工业污水处理预处理工艺技术、深度处理工艺技术、设备常见故障预防及处理、水处理药剂应用等。

培训教师业内工业污水处理技术专家

参训学员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生产骨干及操作人员14

工业污水处理工程是我公司重要环保项目,其主要收纳和处理新区各分厂外排生产废水(不包含焦化酚氰污水)。20191210日正式投运。一年多来,受各分厂外排水水质成分复杂, COD含量波动大、含油量大、浊度高等影响,加之操作职工对工艺设备了解不够,加药技术掌握不精准,导致过程产水不太稳定,膜污堵次数相对频繁。为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水处理岗位人员的操作技能,掌握设备关键技术和标准,确保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稳顺运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甄选师资,于525日、26日举办了工业污水处理培训班,特邀请业内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辅导。

项目策划落实培训载体

培训策划分三步进行推进。

1、明确培训方向。与动力厂培训、技术、工业污水处理站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工业污水站的工艺技术、水质及设备运行情况、岗位人员的构成、目前的操作技能水平及短板、需求,初步确定培训方向;

2、确定培训内容。深入现场了解工业污水设备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目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与动力厂污水处理站负责人总结提炼“工业污水站运行一年来发生的故障与问题”,将之反馈给教师,与教师进行多次深入的沟通,确保培训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进行有效培训;

3、完善培训方案。深入生产现场与培训、技术、工业污水站负责人及操作工沟通交流,了解生产现状与生产指标差距、以及预期的培训效果,进一步确定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以确保培训效果落地可操作。

答疑解惑课堂满满干货

“预处理的总硬度去除效果偏差是什么药剂投加量不足?”

“反渗透膜污堵常见有哪几种原因?”

“化学清洗根据不同污堵应采取什么方法,用何种配药来清洗?”

……

课堂以总结提炼的“工业污水站运行一年来发生的故障与问题”切入,引发职工学习的兴趣,依次对工业污水预处理工艺技术、深度处理工艺技术、设备常见故障预防及处理、水处理药剂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入讲解,使职工对存在的问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预处理系统讲解。教师强调高密度澄清池的运行水平决定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的好坏。且给出自己的经验总结供参考:

1)做好高密度澄清池进水流量的控制,确保“恒流”运行。

2)控制好污泥回流,为絮凝区矾花形成创造条件。

3)控制好絮凝反应区搅拌器的转速。根据处理量大小及矾花形成情况,摸索出搅拌器合适的运行转速,及时调整搅拌器频率。

4)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高密度澄清池泥液位,以防在运行过程中翻池。

5)保证各加药系统的正常投加。定期检查各加药系统是否出药,根据在线仪表和现场反应情况判断加药量是否合适。

6)定期组织对斜管进行清理,防止斜管堵塞,影响泥水分离效果。

深度处理系统讲解。强调超滤膜系统的重要性,其直接影响反渗透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重点对“断丝检测及修补”进行了讲解,指出超滤膜组件由很多根膜丝组成,膜丝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断丝现象,如果断丝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影响到产水水质,进而影响到后续反渗透的运行。因此,需定期对超滤系统所有膜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对有断丝的膜组件及时进行修补。此处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员一看即懂,掌握了“断丝检测及修补”方法。

现场指导直指问题根源

培训第二天,奔着理论学习后的实践应用,学员和教师深入现场,从预处理调节池到高密度调节池,从V型滤池再到超滤、反渗透,教师结合工业污水站的现场设备特点及常见问题,根据职工现场反映的日常生产状态,一一作了科学指导,学员们用心记录下每一个关键要素。

到自清洗过滤器时,要求学员现场进行实际操作,针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给出了建议;此外,建议超滤系统增加进水流量计,进水阀改为调节控制阀,达到超滤恒流运行。

现场学习结束,重新回到课堂对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办法。最后,教师从工艺技术、设备维护、操作技巧等方面给出十多条书面指导意见。

学员感悟初显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学习,以前自己工作中不会、不懂、不通的地方恍然大悟,弥补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对整个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原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膜的清洗问题,之前厂家在清洗的时候在一旁观摩了一段时间,了解了整个清洗流程,但始终不清楚他们是怎么确定每次是要酸洗还是碱洗又或者酸碱都需要。此次培训,我明白了膜被无机物污染需要酸洗,有机物污染需要碱洗。”

“此次培训,我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深感操作技能的提升、日常故障的分析,需要充足的理论知识支撑,通过教师对现场设备的一一指导,明白了工作中的众多易忽视的问题和设备中存在的危险项,为日后生产故障的预知预判奠定基础。”

训后改善实现效果落地

培训后,工业污水处理负责人员对教师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分类整理,针对絮凝区搅拌器转速、斜管定期清理、自清洗过滤器定期检查,清理滤网、超滤系统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测,修补断丝等进行改善。将次氯酸钠加药泵从工频控制改为变频控制,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加药的精确度。其次,考虑到回流污泥在絮凝区的重要作用,根据絮凝情况和污泥沉降比随时调整,现将排放泵运行时间间隔从180分调整到120分,回流泵频率从8Hz调整到10Hz

通过工艺技术、日常故障的原理分析及实践运用,能够根据来水水质、水量及时调整加药,保证外供水达标(除盐水产水率75%,硬度<5mg/L,浊度<1NTU);有效减少化学清洗次数,延长超滤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周期,降低设备损耗;提高岗位职工预防和处理设备日常故障能力,使设备运行稳顺,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培训是生产力,是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