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践初心攻坚克难谱新篇为实现公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在首钢长钢公司第二十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怀林
2020-12-30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0年工作回顾和总结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我们在疫情大考面前彰显政治和责任担当、创造非凡业绩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瞄准300万吨钢目标不动摇,坚持疫情防控与经营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保持战略定力,统一思想共识,上下同欲,攻坚克难,逆势前行,全面完成了2020年和“十三五”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向集团公司和广大干部职工家属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一)2020年预算完成情况

    1.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长钢公司安排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集团“两会”96项重点任务涉及长钢14项重点工作、股份公司12项专项工作和三年任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公司年度85项重点任务中80项按计划完成,2020年务虚会66项重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

    2.主要经营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焦炭、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128万吨、255万吨、300万吨、285万吨。公司首次在两座高炉生产条件下突破了300万吨钢生产能力;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任务;主要工序成本行业排名首次全部进入前十;环保绩效评级获得B-级;职工人均年收入超过了地区社平工资;高炉利用系数等14项指标62次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202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精细管控,做优做实,搭建起300万吨钢生产组织体系

    强化系统管控。强化周计划科学管控与落实执行,7月起周计划提升至公司层面管控,全年周计划兑现率98.9%;11月建成投运生产指挥中心,对生产、能源、环保等系统集中整合,生产组织和调度效率进一步提升;强化界面衔接,建成投用焦炭仓,实现了干、湿熄焦分仓存储,高炉焦炭负荷达到4.749;实施铁水称量、加盖、跟踪等项目,“一罐到底”综合比例66.46%;9月完成7#连铸机直轧改造项目,月直轧率最高达到32.3%,日最高达到80.9%。

    强化指标攻关。挂图作战开展“小指标”竞赛,焦炉利用系数达96%;炼铁工序,强化高炉稳顺管控,8#、9#高炉分别已稳定顺行 1748天、1565天,高炉利用系数3.233t/m3·d,行业排名第12 位;炼钢工序,学习重钢降铁水消耗经验,月最好水平达到837.21kg/t,转炉作业率89.83%,同比提高8.61%;轧钢工序,优化高棒倍尺剪控制、提升高线精轧机轧速、实施棒材冷剪改造,机时产量同比提高6.14t/h。

    特别是在疫情严重期间,公司系统安排、统筹推进、常态化开展厂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职工和社区居民生命安全;落实集团公司“问题预测早、调整动作小”的要求,动态调整、预警管控,3月15日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积极克服供销、物流不畅等困难,紧急启动焦煤铁路发运、开拓废钢采购和钢材销售渠道,资金管控重点调整为“安全保供”,确保了经营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2.瞄准标杆,降本增效,工序成本排名进步显著

    持续对标挖潜降本增效。自加压力,降本增效任务增加至3亿元,8月下发《2020年决战决胜后四月,确保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工作方案》,内部工作增效3.56亿元,吨钢增效118.74元,超计划18.74元。焦炭、生铁、低合金坯、三级螺纹钢工序成本行业排名分别为第2位、4位、7位、8位,同比前进5位、4位、5位、7位,首次全部进入行业前十。

    积极作为把握市场机遇。采购方面,经积极协调,日照、岚山港铁路运费比基准价降低32元/吨,节省物流费2150万元,外矿跑赢普指6.91美元/吨,比计划好1.91美元/吨;加强与山焦等大型煤企战略合作,直采比例70%,国内采购跑赢行业0.82%,炼焦煤采购成本行业排名第3位。销售方面,拓宽直供渠道,供应郑太高铁13万吨钢材,向雄安新区供货14万吨,成为山西省首家供货雄安新区的企业;直销比例70.36%,同比提高4.97%;钢材价格跑赢行业1.12%,销售单利180元/吨,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动态测算优化型钢复产与外销钢坯工作,外销钢坯14.04万吨、焦炭13.51万吨。

    从严管控规避资金风险。落实集团公司“333”资金管控要求,制定下发三个月联动资金管控等工作方案。两金周转率14.06次,比计划好0.26次;首次开展跨境融资锁汇业务。吨钢财务费用降幅19.5%。融资成本创十年来最低水平;完成一轧、连轧等报废资产处置;积极争取复工复产支持政策;资产证券化有序推进,纳入了钢铁板块资本运作规划。

    3.组建机构,有序推进,产品结构战略转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成立新产品开发部,制定品种钢研发工作方案和激励机制,产品开发实行独立经营、核算,搭建起了公司和二级单位“两级”产品研发体系;开展优质45钢、合金结构圆钢、低成本焊线钢等11项新产品研发课题攻关,开发生产5大类8个品种13个规格8.9万吨品种钢,产销率100%。其中,45号钢系列产品质量达到行业中游水平,HRB500E钢筋实现批量生产,高精度锚杆钢、Q355C型钢、ER70S-M合金焊线较对比产品实现正贡献。高强钢筋、H型钢首次通过“绿色产品”二星认证,荣获“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等用户满意产品”。

    4.学习巴钢,真学实干,明确了“巴登钢厂的路,就是长钢今后要走的路”

    深入研讨,形成共识。自4月起,开展了持续五个多月的“学巴登钢厂,促长钢发展”大讨论,通过各层面学习交流、座谈讨论、思想碰撞,公司上下明确了学巴钢就是要学习其持续改进创新的管理理念,形成了“巴登钢厂的路,就是长钢今后要走的路”的思想共识,并在“三创”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集团公司的充分肯定。

    顶层设计,搭建体系。制定下发“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和步骤推进学巴钢走深走实,目前各单位已完成方案制定和指标论证两个阶段工作;将学巴钢与小指标竞赛有机结合,自上而下建立五级“金字塔”指标体系,推进各工序、单位间互学互鉴,形成了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创新驱动,初见成效。制定下发了“学巴登钢厂,促长钢发展”管理、技术创新工作方案,设立基层单位创新基金,全年立项《“跑赢市场”指标引入成本考核的探索与实践》等56项管理创新课题,《基于岗位责任体系的内部风险控制》等4项成果荣获省级、行业级奖励;申报专利56项,“一种高炉喷吹煤粉的装置”等26项获得授权;12项QC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项;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501条,创效2184万元。“牛旭红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公司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王晓东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棒材作业区荣获“山西省工人先锋号”,职工张卫东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5.夯基固本,稳步提升,公司向本质化安全和绿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锁定短板,夯实基础。公司领导班子两次赴厂矿参加安委会会议,每季度带队开展安全检查;14家生产单位厂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相互列席安委会会议, 476人次参加647次班前会;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炼铁厂等10个单元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证书,39个班组完成安全标准化班组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立岗位隐患排查标准清单,辨识各类风险9601处,制定管控措施10091项;开展不同形式安全教育培训57项,培训8273人次,1034人次接受“VR”安全教育体验,编制印发5500份“画说安全”手册。实施了煤气排水器更新等9个本质化安全项目,有效防范化解较大风险。

    实现超低排放,达到环保绩效B-级。投入4.8亿元建成投运烧结脱硫脱硝、无组织排放管控信息平台等40项超低排放项目和141套空气质量检测设施,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实现了对重点污染源的全覆盖、无死角实时监测管控,公司超低排放项目一次性通过省专家组验收,环保绩效被评定为B-级;实施厂容厂貌二期一步改造,厂区环境进一步改善;12项绿色行动计划任务全部完成。“学习强国”平台对公司环保工作进行了推介。

    节能降耗,低碳发展。科学合理平衡利用煤气和蒸汽资源,建成投运45吨锅炉,煤气阶段性富余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年自发电8亿kwh,自发电率65.5%;直供电交易6.8亿kwh;有序推进高能耗电机淘汰,更换节能电机1203台,年可节电450万kwh;对工业污水、辛安泉水系统进行专项整顿,实行限额排污,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8.37kgce、电耗降低11.7kwh、新水消耗降低0.52m3。公司被中国冶金报评选为“2020年绿色发展优秀企业”。

    6.预知预控,标本兼治,为生产稳定运行提供了设备保障

    设备点检定修效果凸显。强化点检定修和预防性维修,在主要工序实行点检定修机制,将岗位点巡检与专业点检有机结合,检修计划兑现率92%,非计划停机率同比降低0.037‰;高炉休风率同比降低0.245%;推进“全优润滑”,对159个液压站达标评比,查处漏点838处,在用油品全部实现国产化,油品消耗同比降低150万元;实施供电系统小电阻接地改造,电力系统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TPM管理成效显著。33个验收单元于7月转入TPM“2”阶段,开展发生源和困难部位“两源”治理工作,共发现问题1216项,整改1096项。截至目前,TPM管理累计发现整改问题13.7万项,发掘“亮点”项目12974项,盘活各类资产2526万元。

    7.聚焦问题,查缺补漏,具有长钢管理特色的“三清晰三到位”岗位责任体系初显成效

    在坚持对典型案例专项调研的基础上,“三清晰三到位”工作逐步向单位突出问题、专业管理短板“开刀动手术”。选择厂矿代表焦化厂、专业代表设备处,创新性开展了从岗位职工到厂处长四个层级的现场跟踪写实调研,梳理焦化厂6类34项、设备处4类19项问题,提出11项整改措施,并“回头看”督促整改落实;查缺补漏、持续完善“双基”题库,试题数量由376套7万题扩充至535套13.6万题,并常态化开展了全员“双基”考试。通过“三清晰三到位”管理,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管理的良性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了管理基础。

    8.政治引领,以人为本,增强了职工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月度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和“夺旗”竞赛为载体,对月度重点工作实行汇报交账闭环管理,实现了党建与经营生产工作的深入融合;制订下发18项组织专业制度,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销售中心和8号高炉党支部荣获首钢品牌党支部;开展“爱岗敬业、担当尽责”“学巴登钢厂、促长钢发展”大讨论,推行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在对标挖潜降本增效、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创新驱动、爱岗敬业的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舆情管控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报道900条,外发报道265条,充分展现了公司良好形象。

    从严治党,强化问责。加强党员干部培养使用,举办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骨干党员示范培训班和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培训班,全年交流中层干部25人;建立健全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及清单,开展了针对巡视央企发现问题、规划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自查整改问题46项;落实集团党委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完成了公司纪检机构改革;开展“送”党规党纪下基层活动,35个单位3000余名党员接受教育;效能监督立项31项,直接经济效益8695万元,避免经济损失259万元;强化问责考核,共问责考核63人次,其中中层以上领导人员21人次。

    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积极履行红色国企社会责任,按时完成了壶关县南郊村和苇则水村脱贫攻坚任务。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长治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单位”“驻壶扶贫优秀单位”;有序推进“三供一业”移交,完成了公司10017名退休职工和太原办事处家属区移交工作。此外,还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完成了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口普查等工作,支持山西省军区圆满完成了退役武器销毁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心系职工,福满钢城。开展春节慰问、金秋助学、困难职工和困难党员救济等帮扶救困活动,帮扶1364人次,发放慰问金180万元;采用“云展播”举办“心连心、战疫情”职工消夏活动,改建室内篮球馆,对职工免费开放,职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6346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建成投用PCR实验室,职工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满满。公司领导班子用实际行动和丰硕的业绩践行了“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同志们:

    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有目共睹,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疫情与市场的双重考验下取得的,是在持续进步的高水平基础上高打高攀实现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得益于首钢技术服务组的帮助指导,归功于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向全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各级各届领导、上下游客户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负债高、利息重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环保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三是安全管理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四是工程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五是非计划停机和产品质量异议仍有发生。六是降铁水消耗工作虽有进步,但未完成年度计划。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不躲不绕,积极改进解决。

    二、“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一)“十三五”回顾

    随着2020年圆满收官,也标志着“十三五”完美结束。回望“十三五”,我们砥砺奋进、成就辉煌,我们一路坎坷、一路赞歌,呈现出了方方面面的“长钢之变”。

    这五年,我们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实现了“涅槃重生”。坚持“早谋划、早启动、早见效”,直面“生存还是倒下”,牢牢把握“求生存谋发展”总基调,眼睛向内,强身健体,加速奔跑,公司经营从大幅亏损到全面扭亏持续盈利,超越了建厂前70年的利润总和,创造了从濒死边缘到扭亏脱困的发展奇迹。公司发展前景得到行业充分认可,被中企联列入了AAA级信用企业。

    这五年,我们淘汰落后,升级改造,实现了“绿色发展”。适应国家去产能、环保管控新常态,主动淘汰了3座400m3级高炉和2座4.3米捣固焦炉,化解49万吨粗钢产能和65万吨焦化产能,公司被列入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实施原燃料场封闭、生活垃圾发电等278项环保项目。公司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这五年,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现了“持续进步”。清理外委外包,实现“零劳务用工”,年节约费用1亿余元;对管理费用实行“二维管理”,2020年管理费比2015年降低2亿元,降幅50.68%;创建铁前三个一体化管控模式,铁成本由2015年行业排名第40位进步至第4位,并持续保持在行业先进水平;实施富余煤气发电等21个能源利用项目,自发电量从2015年2.71亿kwh增至7.95亿kwh,自发电率从28.67%提至65.5%,翻了一番还多。通过持续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五年共50余项指标200余次创历史最好水平。

    这五年,我们立足自身、循序渐进,实现了“优化提效”。持续推进优化提效,在岗职工从2015年初的14598人减至6350人,自1975年以来再次降至10000人以下;钢铁主业劳产率从2015年的252吨/人·年提高到750吨/人·年,提高了近2倍;实施了OA办公、供应销售、安全环保、能源物流、计量检验、门禁考勤等19项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公司被授予2020年山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优化提效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区域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

    这五年,我们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提升了“治理能力”。健全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管控权力清单和授权决策体系,创建了“三清晰三到位”岗位责任体系,引入了风控体系和TPM管理,公司治理体系更加规范完善;时隔16年对薪酬体制改革,畅通了三支人才队伍发展通道;连续举办四期青干班,储备了人才力量;建成“一所一站一试点一基地”平台,打通了小工种岗位的鉴定和取证渠道。通过持续改革,公司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干部职工内生动力得到充分调动和激发。

    这五年,我们“新官理旧账”,解决了许多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甩掉了“沉重包袱”。补缴历史欠缴公积金和养老金;对非钢单位实行自主经营,实现了扭亏为盈;清理历史应收债权,盘活锻压搬迁用地;解决了长达十年的医院门诊楼纠纷案,并已正式投入运营;实施了焦化卫生环境防护距离内八一社区334户、东旺村41户居民搬迁工作,生活污水处理厂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完成了劣势企业退出任务。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实现了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这五年,我们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建成了“幸福长钢”。持续投入改善民生,购置通勤车、发放餐补和生日蛋糕卡,举办消夏活动等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职工体检从两年调整为一年一次,大病医疗互助参保率91.3%;建立职工收入增长机制,发放年终双薪和年终奖,职工人均年收入全面超过了地方社平收入,职工生活越来越幸福。

    回望五年来的一路艰辛和累累硕果,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在长钢史册上写下了无愧于先辈、无愧于股东、无愧于职工的光辉诗篇,积蓄了扬帆启程的磅礴力量。经验和启示弥足珍贵,我们要持之以恒、长效推进这些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巩固扩大成果,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向更高水平攀登。

    (二)“十四五”展望

    “十四五”我们将围绕集团“3 2”高质量发展战略,前三年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后两年实现发展质量的转变。重点要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做强做优300万吨钢规模。形成以钢筋产品为主,煤矿用钢、型钢、紧固件用钢、焊接用钢、硬线钢为辅的产品结构。

    2.推动安全绿色发展。形成相对完善的安全、环保、能源管控体系。

    3.进一步提升劳动效率。钢铁主业实物劳产率努力达到行业水平;职工收入实现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增长目标。

    4.推进全员提素。把职工培训提高到战略高度,持续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5.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围绕“低成本 高效率”发展战略,有序推进“两化”项目建设。

    6.降低资产负债率。落实集团公司“三个一块”要求,持续提升盈利能力、盘活存量资产,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同志们,长钢因钢铁而生,未来还要依钢铁而兴。我们坚信,跨过重重关口、浴火重生的红色长钢,将在千磨万击中愈加坚韧,在风雨兼程中行稳致远,让我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携手在下一个五年中创造出更多更辉煌的奇迹!

    三、2021年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集团“两会”精神,坚持求生存谋发展总基调,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引深学巴钢促发展,着力做强做优产能,追求极低成本,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确保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奋力开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及主要措施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公司“十四五”和新的三年任期目标开局之年。我们要在巩固“十三五”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蹚出一条具有长钢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筑牢安全环保防线,本质化安全和绿色发展取得新进步

    安全环保工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要坚决守住“不出事”的底线和红线。

    做细做专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将公司领导参加基层单位安委会会议、厂级领导参加班前会工作制度化,聚焦基层安全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精准帮扶指导,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强化隐患排查信息的分析与运用,聚焦高风险和频发隐患,深挖根源,研究本质安全举措,对可复制的本质化安全项目,以点带面有序进行推广;强化专业安全管控,一季度成立针对生产安全标准和重点风险的模块化专业安全技术团队;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落地,完成焦化、炼铁、炼钢、轧钢、水泥5个单元外审,推进新增40个班组的达标创建工作;健全完善考核体系,设立200万元安全奖励基金,加大奖惩力度,促进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着力加强建筑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控,杜绝酒后上岗、驾车等不安全行为。

    巩固提升环保水平。坚持“为经营生产创造条件、创优环境”的理念,巩固和保持超低排放治理成效,持续完善排放源清单,加强烟气排放、原燃料堆场、国五以下车辆进出厂等重点区域、环节管控,确保享受差别电价政策红利;实施转炉一次除尘提标改造、干熄焦脱硫治理、厂区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确保达标排放;推进高炉除尘灰、炼钢压滤泥综合利用,上半年建成投运含锌物料处理项目;密切跟踪国家环保治理技术方向,积极引入环保治理新工艺、新技术,实现经济高效运行;要致力于公司长远发展,持续完善环保设施,向环保绩效B级努力。

    (二)强化生产工序管控,生产运行质量再上新水平

    生产的稳顺高效,是做强做优产能的基础和前提。

    提升精细化管理,确保系统稳顺高效。着力理顺生产指挥中心管控体系,按照“信息共享、系统联动、快捷高效、科学调控”的原则,理顺总调、台调与现场调度的关系,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实现由整合到融合的转变;强化界面衔接,稳定铁水温度、含硅量、带渣量、出准率等控制,“一罐到底”综合比例达到75%以上、加盖比达到95%以上;推进直轧项目达产达效,7号连铸机对高棒直轧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正贡献,有序推进8号连铸机直轧改造工作;强化产销一体化管控,轧材月产量考核调整为日计划累计考核,促进产销高效联动。

    优化产线能力,进一步做大“蛋糕”。焦化工序,要科学合理组织干熄焦大修,确保检修不减产,化产品要实现设计水平;炼铁工序,要围绕稳顺和增效目标,优化高炉操作,综合入炉品位保持在56.5%以上,风温达到1200℃以上。充分发挥9号高炉产能,焦炭负荷保4.85争5.0。

    动态平衡8号高炉护炉与冶强控制,实施炉衬喷补,焦炭负荷保4.6争4.80;炼钢工序,要开展降铁水消耗、冶炼周期攻关,通过铁水罐加废钢、炉后加钢筋切粒、废钢预热等措施,铁水消耗控制在835kg/t以下,目标830kg/t。推行转炉投弹测温等措施,30分钟以内冶炼周期占比50%以上;轧钢工序,要推进实施棒材1300吨冷剪输入输出辊道改造、高棒碳圆提产攻关、高线提速攻关,合理平衡品种钢与普材生产节奏,减少换工艺次数,棒线材机时产量达到127t/h以上。

    (三)着力打造极低成本和极致质量优势,核心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极低成本是我们保持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持续推进对标提升工作,巩固区域竞争优势。

    推进对标提升,降低工序成本。各单位要瞄准先进标杆,深入推进对标提升行动,内部工作增效50元/吨以上;焦化工序配煤结构调整要服从服务于铁成本降低,吨焦煤耗控制在1.44吨以内,焦炭成本行业排名“保三争一”;炼铁工序要在保持铁前一体化成本管控成效的基础上,开展提煤降焦和配加磁选铁、钢渣粉等固废攻关,煤比达到140kg/t以上,燃料比控制在525kg/t以内,铁成本行业排名“保五争三”;炼钢工序要按90%以上收得率优化废钢结构,提升高拉碳、窄成分控制能力,工序成本行业排名“保十争五”;轧钢工序要着力提高成材率,常规产品成材率100.23%以上,工序成本行业排名“保十争五”。

    强化能源管控,降低能源成本。紧密跟踪政府节能“双控”要求,着力改善高炉燃料比等重点能耗指标,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00kgce以下;合理优化焦炉、高炉、转炉煤气使用,积极推进炼钢余热蒸汽发电项目,转炉煤气回收量99m3/t以上, 45吨锅炉实现达产达效,全公司自发电量8.07亿kwh,自发电比例达到65%以上;有序推进高耗能设备改造,实施9号高炉和焦化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年内完成高耗能机电设备淘汰;加强循环水、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控,吨钢新水消耗降至2.0m3以下。

    强化质量管控,以产品立市场。强化港口外矿质量的前置管理,确保采购质量,维护公司权益;强化上下道工序的高度协同,理顺工序界面间质量检测监管与信息传递流程,不能因上道工序质量问题影响下道工序;积极推进焦煤、废钢自动化检验、风动送样等项目,进一步提升质检质量、效率,规避廉洁风险;牢固树立“客户就是上帝”“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将客户需求作为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着力解决钢材性能不稳定、加工断裂和包装质量等问题,产品质量异议率控制在0.15‰以下。

    强化资金管控,降低财务风险。加强资金收支管理,超前平衡现金收支,做好应急融资兜底储备,确保资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深化产融结合,拓宽融资渠道,拓展融资品种,实现各项融资品种“同地区、同行业、同时期”成本最低,综合融资成本降至4.60%以下,财务费用降至80元/吨以下;落实集团“三降一减一提升”等要求,库存资金占用按照不超25天营收管控,两金周转率达到14次以上;紧密关注国家信贷精准支持政策,积极申请直轧等项目财政资金;调整工资发放方式,消除资金风险;积极协同股份公司有序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

    (四)学巴钢促发展,精细化管控能力实现新提升

    长钢与巴钢规模相当、产品相近,其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就是我们今后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着力推进指标和效率提升。各单位要围绕五级指标体系,勇于向现状提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小指标持续进步保障大指标的不断提升,以措施落实落地促进效益效率提升。年底要对学巴钢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研讨交流、评价考核、奖优罚劣;持续完善、常态化推进“三清晰三到位”岗位责任体系建设,2021年要着力强化标准化执行管理,围绕提效率、稳质量、保安全、防风险目标,重点对发生频率较高、界面衔接不力等问题,从标准制定、流程设计、责任落实等方面优化完善,逐步实现全流程各层级“无为而治”;推进完成财务一体化、设备管理信息化等项目,提升专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挖掘核心装备潜能。各单位要摒弃“指标到顶、潜力挖尽”的思想,坚持从细节着手,持续优化工艺操作、不断改进设备状况,全工序推广以秒为单位的“列车时刻表”,努力把故障停机降到最低,把时间浪费逐步消灭,把设备潜能发挥到极致;将信息化、智能化项目作为重点突破方向,推进实施生产制造管理与执行系统、集控整合、皮带无人值守等项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岗位需求,钢铁主业劳产率达到762吨/人·年;深入开展“发挥专业指导服务作用,助力基层单位指标提升”主题实践活动,专业部门要切实提升专业指导和服务基层能力,经常性深入基层,指导工作、解决难题,理顺费用与降本、品种钢生产与提产、上下道工序考核不同向等矛盾,充分发挥团队合力。

    充分激发职工的智慧力量。健全职工创新激励机制,将岗位创新与TPM管理有机结合,鼓励职工捕捉创新点,开展工器具创新、技术诀窍创新、小改小革创新,形成人人都是创新主体、处处都有创新课题的浓厚氛围;着力强化职工培训提素,围绕公司目标任务、单位问题短板、岗位工作需要、职工提素需求,针对性开展“一专多能”“工匠技师、劳模先进带徒”、虚拟仿真实训等培训,发挥创新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探索推行职工轮岗机制,重点解决“卡脖子”的关键专业和关键岗位人才结构断档问题。

    (五)强化供销市场驾驭能力,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做出新贡献

    2021年钢铁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坚持低库存经营策略,于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优化原燃料结构,降低采购成本。面对矿石价格持续高位、折扣大幅度降低的新常态,要坚持不赌市场,保持以现货为主、期货为辅的采购模式,规避市场风险;动态测算优化国内矿采购比例,兼顾采购成本控制与清洁运输需要,动态优化港口布局及发运方式,外矿跑赢普指5美元/吨;燃料采购坚持以国有大型生产企业、直供厂家为主,国有贸易商及其它为辅的采购渠道,提高保供抗风险能力,国内采购跑赢市场1%。

    积极开拓市场,提升销售单利。着力加大市政、管廊工程及铁路、公路等重点工程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终端直供比例,销售价格跑赢指数1%,钢材单利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着力提升销售服务能力,解决装配能力、配送时间、批号混装、质量异议处置等效率问题;着力提升锚杆钢销售比例,大力拓展HRB500E直销渠道,锚杆钢月销量8000吨以上,HRB500E月销量10000吨以上;将新产品开发工作纳入常规考核体系,全年安排品种钢产量6.75万吨,已转产品种和新开发的40Cr紧固件用钢、ML08Al冷镦钢实现正贡献,区域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

    (六)强化工程项目和设备管理,设备系统稳定运行实现新突破

    针对近年来工程项目和设备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有效规范和提升工程设备管理水平。

    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审查,专业部门和业主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科学合理调研论证、选型设计、控制费用和施工建设,防止发生大幅超概算和超工期情况;上项目要坚持效益优先,收益率低于8%的项目不予实施。同时要强化项目实施效果的后评价;强化对设计施工单位的管理评价,建立项目设计、施工单位竞争机制和制约机制,推行“白名单”制度,提高设计、施工单位的集中度,促进工程质量提升和施工成本降低。积极推进8号高炉系列大修准备工作,11月1日前具备大修条件,按照工序匹配原则做好转炉大修工作。

    强化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状态管理,严格落实设备包保责任,动态跟踪设备劣化趋势分析,定期维护保养,实施预防维修;继续开展TPM“两源”治理,非计划停机率控制在0.92‰以下。10月底前完成炼钢厂8号、16号行车更换工作,按计划推进实施电能质量改善治理和短路电流超标治理改造;推进完成备材库房一体化管理,按照“先集中、后优化”原则,有序推进库房无缝交接与集中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盲区和遗漏;加强机物料消耗管控,对备材实行从采购到下线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综合评价分析,提高采购的性价比,吨钢修理费控制在82元以下。

    (七)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为干事创业营造新环境

    坚持“效益决定收入,贡献决定分配”的考核导向, “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的用人导向,深入推进管理机制改革,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

    深入推进激励机制改革。牢固树立“工资是挣出来的”理念,坚持职工收入与效益效率联动增长,职工收入增长比例按8.8%安排;坚持工资收入水平与效率、效益相一致的原则,合理设置主业与辅业、核心岗位与一般岗位的工资梯度,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贡献大收入高。人力资源处要常态化做好基层单位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与分析;实施职工“一岗多能”补贴制度,引导职工主动学习提升技术技能等级。

    大力推进用人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各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逐步实现认定工种全覆盖;常态化推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机制,着力解决人员减少后竞争不充分的问题;探索建立“企业技师”评聘机制,进一步畅通技能职务晋升通道;细化完善主管师及技师以上职务破格评聘条件,完善职务评聘及退出机制,一季度完成择优升级工作;树立“业绩是干出来的,能力是逼出来的”思想观念,多给青年骨干压担子、给机会、留位子,着力提升领导人员“七种能力”,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积极推进治理机制改革。针对集团联合监督检查组反馈问题,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确保按期完成整改;强化非钢单位经营管控,积极推进医院托管经营,探索推进旧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工作,襄垣熔剂分公司6月底前具备正式投产条件。非钢单位整体实现利润6053万元;规范和加强子公司“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公司外派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和保障公司权益;有序推进劣势企业退出工作,确保按集团公司要求完成退出任务;要充分发挥法务审计、纪检监察作用,持续推进效能监督三级立项工作,拓展民主评价监督领域,提高监督效率,防范重大风险。

    (八)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为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集团公司要求,将“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作为党建工作重要载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战斗力。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纪念建党100周年、建厂7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发挥品牌党支部榜样示范作用,持续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各单位党组织书记要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强化党组织对学巴钢活动的引领推动,宣传部门要深入挖掘宣传各单位学巴钢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好长钢的故事,党政齐抓共管、全员积极参与,确保“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坚持标本兼治,精准防控廉政风险。强化“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进班组活动,发挥案例教科书和“清醒剂”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紧跟地方政府监委体制改革工作,适时推进公司监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法制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法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

    发挥群团优势,凝聚发展合力。各级工会组织、团组织、女工组织要紧紧围绕公司工作重心,持续开展以“小指标上台阶”“五小竞赛”“青安岗”“安康杯”“巾帼标兵”等活动为载体的群团活动;组织参加全国第九届“书香三八”活动,展现女工风采,发挥“半边天”作用;扎实做好帮扶救困工作,关心关爱职工及弱势群体;推进实施厂容厂貌二期二步项目,有序推进企业文化进厂区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立于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十三五”我们完美收官,“十四五”我们自信启航。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过硬措施,凝心聚力践初心,攻坚克难谱新篇,奋力开创公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值此2021年元旦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公司,祝各位代表和全体职工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