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设备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桑国青
2020-05-18

    2008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薜彦军被分配到原检修部最基层的钳工岗位。他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上学习的理论不付诸实践终究是空中楼阁。于是,他沉下心来在基层苦干实干。从盘氧气带、拎大锤的学徒工做起,和师傅们学着最基础的维检技能,也为后来的技术攻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分不清楚多头螺纹的技能“菜鸟”,到兼具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科“带头人”;从整天埋头钻研技术,到和工商税务、公安、质监、住建、安监等行政部门办理各种资质证件的沟通自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他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他常说:“既然选择维检这个行业,就要把它干好”。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让他在短短几年的历练后,成为了设备维检技术的“领头羊”。

    工作面更广了,挑战也更大了。2019年5号烧结机头部星轮的首次更换,对于薜彦军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5号烧结机头轮西侧因轴承座侧盖掉块损坏,轴承散架,紧急处理后,计划利用九高炉大修对其进行整体更换。首次更换烧结机星轮,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星轮周边空间太小,两侧仅有500毫米的余地,而星轮长度6350毫米,最宽4米,重约26吨,上无天车吊运,下无轨道运行,如何将此庞然大物运送出去?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难题,不影响大修进度,他和技术团队白天现场勘查,深夜讨论方案,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方案,最终选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南侧”星轮拆吊方案。

    为确保万无一失,薛彦军通过CAD制图,模拟星轮一圈圈滚过去的行走路线,并将现场尺寸与CAD尺寸反复测量对比,直至完全论证没有问题,最终得以安全实施,一次试车成功。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利用率,薜彦军积极引导职工通过技术创新、小改小革推动维检工作上台阶。2019年,组织基层提出合理化建议共107项,节约费用约128万元,并发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油管防打扭的旋转接头》。

    作为一名年轻人,他注重创新,着眼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2016年,他引入无线激光对中仪,提高设备安装维修过程中找平找正的质量和效率。2017年,引入在线振动频谱分析仪,提高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对解决8号高炉TRT振动因动不平衡、不对中和油膜振荡造成振动报警,提供了处理方向。同时,对炼钢、炼铁、动力除尘风机转子做在线动平衡,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缩短了停机时间。

    2月7日,烧结脱硫增压风机振动超过报警值,高达5mm/s。由于该风机为新投运设备,还未完全交付使用。厂家为湖北武汉三峰透平机厂,疫情阻断了厂家现场服务的可能。而公司与厂家联系得到的答复是“你们自己根本修不了,等疫情过去把设备拉回武汉进行修复”。为了不影响高炉生产,工建公司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薜彦军和他的技术团队又勇挑重担。仅有的一份图纸、没有任何技术服务……薜彦军带领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图纸,仔细推敲,依据图纸将所有可能造成风机振动值高的原因一一罗列。那段时间,他像“钉子”一样钉在了现场。对各部件拆解、测量、比对、判断,他们如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排查,两天两夜的不眠不休,故障点终于露出了端倪。风机转子部位的轴标准过盈0.01mm——0.05mm,实际测量间隙竟0.6mm,远超标准值。经由锻压公司对其加工修复后,2月9日凌晨1时30分,修复后的风机轴完成部套装配,一次试车成功,他和他的团队用过硬的技能证明了自己。 

    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薜彦军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诠释着。为了设备稳顺,为了生产稳顺,他将不懈奋斗,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