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达人”


———记炼钢厂连铸作业区准备组准备工郜栋


史丽敏 宋宇广
2019-12-11

       生命有限,创造无限。一块废旧的铁皮,一张弃用的木板,一些看似毫无价值的边角料,一些不起眼的废弃物料……这些在他的眼里都是宝贵的原材料。缘于他独特的创新思维,更缘于他那灵巧的双手。他就是被工友们点赞的发明“达人”——炼钢厂连铸作业区准备组准备工郜栋。

       郜栋,毕业于太原钢铁学院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1993年被分配到炼钢厂连铸车间从事拉钢工作,先后担任铸机台上组长、南连铸筹备组工艺总指挥、连铸车间团支部书记、连铸机机长、连铸塞棒组组长等,曾荣获车间“王牌机长”荣誉称号,申报的TPM亮点项目5个荣获一等奖,4个荣获二等奖,11个荣获三等奖,所在机组荣获TPM“亮点之旅”荣誉称号,在TPM评比中多次荣获“金牛奖”。

       郜栋的创新故事是从2013年开始的。2013年,郜栋被抽调担任连铸塞棒组组长,因为先前从未接触过塞棒工艺,为了确保塞棒工艺的早日应用,他前后三次赴迁钢学习考察,并先后到首钢理工学院和技师学院进行培训。后来,他结合生产现场实际,通过对塞棒烘烤进行连续观察,对塞棒开闭器等进行了改进,方便了操作,保证了塞棒的烘烤效果。

       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从事拉钢工作期间,处处留心的他在生产120mm×120mm小方坯过程中,发明了反弧拉钢法,使得铸坯能够在第一次冷却过程中顺利脱壳,大大降低了铸机故障。

       此外,他还独创了单车换包法,即:在只有一辆中包车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换包作业,节约了换包时间,实现了铸坯生产的连续稳顺。

       时间拉回到2018年8月,对于郜栋来说,这是开启他创作之旅的又一个重要时间点。正是从那时起,他的“发明”能力就开始在TPM工作中发挥作用。

      “人人都有改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余地。”这是郜栋对TPM工作的诠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发明构想更多来自于工作现场的感触。长期的一线工作经历,工友们辛勤工作的场景时刻浮现在他的脑海,他深知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对工友们的意义。因此,他开始刻苦钻研,反复琢磨。

      “这是我发明的第一件工具——半保护水口支架和异型坯浇铸水口支架。”郜栋顺手指着他的小发明自豪地说。“这些水口支架的改进主要在于将原先的四点支架巧妙地改为三点支架,比原先的支架更加稳定,方便取用,也节约了材料。”为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他的作品,他进一步补充道。

       得益于他巧妙的构思,他的小发明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极大方便了工友们的操作,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随着TPM工作的推进,他的小发明也越来越多。先后发明了弹夹式全保护浇铸套管套圈,利用废旧合金桶制作了连铸主控室操作座椅和贝壳式清洁工具放置箱,利用废旧铁皮制作了分类存储盒,利用中间包水口座砖包装底架制作了桌子,利用废弃的暖风机外壳制作了班中餐恒温箱……

       走进他的发明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废弃的铁皮、木板等边角料,地面上整齐摆放着刚刚做好的标识牌。最显眼的要数摆在简易桌面上的定位架。他介绍说,这些都是用外面拣回来的废弃螺丝等制作而成……

       对于未来,郜栋有更长远的打算,他说,“今后,我想把我的发明更好地推广到全厂,为更多的工友带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