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紧铁成本“牛鼻子”实现新突破


苏荣慧
2019-10-12

      从钢铁行业排名中下游,到2018年进入行业排名前三甲,十年间,铁成本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这是自2009年长钢加盟首钢以来交出的成绩单。

      面对持续变化的形势,炼铁厂严格落实公司决策部署,在稳中求变、变中保稳、稳中受控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开启了全面降本之路。

      一是寻找目标,对标找差。自2010年起,该厂到先进企业对标学习,找差补漏。始终坚持眼睛向内,与集团兄弟单位、同类型、技术指标优异的单位比,内对首秦,外对石横,近对新兴铸管,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生铁成本实现了逐年进步。二是建立日成本核算体系。以原料成本和冶炼成本为出发点,建立了日成本核算体系。一是做好动态预算,严格执行先算后干的工作方法,快速应对市场或生产变化因素,为经营生产提出指导性、方向性建议;二是从矿粉采购成本、配矿(块)成本、燃料成本、工序成本四个方面着手,对每日成本完成情况核算分析, 并在次日早调会上通报,树立成本理念;三是每月召开一次经营例会,对上月完成情况及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安排,确保实现低成本炼铁目标。三是开展优化配矿工作。管理工作前移。对发运、在途、到达、卸地、进仓紧密跟踪,实行全程动态监控;对数量不稳、种类多、粉末和杂质多的情况,进行筛分、混匀,平铺直取,使块矿的性能、指标达到互补; 通过对块矿的性价比衡量,跟踪高炉使用状况,建立矿种质量数据库,及时调整选矿品种,把好进厂关。通过寻求高性价比矿粉,优化配矿结构调整,低库存生产组织,精确预算核算等手段和措施,保障了关键产品质量、指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四是深抓配料一体化,拓宽采购渠道,稳定炉料结构。根据市场情况,执行多频次小批量的现货采购模式。坚持结构性库存管控,由“经济低库存”向“经营恰库存”运行模式转变,动态调整大宗原燃料库存上下限,保障经营生产稳顺。转变选矿理念,选矿向相对主流矿种转变,多渠道拓展选购品种,增加了部分碱性矿粉和国产精粉的使用量,配加后提高了经济性高铝炉料的使用,同时有利于烧结生产及钢渣等固废的使用。五是拓宽一体化管控,开展铁焦一体化,保障界面稳定。实施了铁焦一体化生产联系协作机制,保障高炉调整的预知预控。围绕焦化干熄焦投运,制定了干熄焦投产过渡方案,保证了干熄焦的顺利应用及高炉炉况的平稳过渡,为降本增效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