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出版物

将小事做到极致——“长钢工匠”贾鹏岗的故事


2018-08-27

大家好!我叫贾鹏岗,是炼钢厂连铸作业区副作业长,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讲讲我自己的故事。我宣讲的题目是——将小事做到极致。

这句话很好理解,将一件小事坚持做下去并做到极致,那就成就了一件大事。

2010——2012年期间,连铸作业区异型坯连铸机生产极不稳顺,频繁漏钢成为影响生产的一大难题,每天上班进入现场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是否有缺流,好像满流生产就是遥不可及的,机长换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人员换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始终没有解决,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尝试一下,看操作,查报表,做总结,发现起步漏钢和粘结漏钢占比最大,同时拉矫电流不稳,液面上下串动不易控制,针对以上问题一个一个来做。

一、针扎验缝

当我发现操作工在做准备时,先将石棉布放在引锭头上,然后往结晶器里送,当引锭头进入结晶器后,石棉布已经被扇形段撕扯的几乎没有,这样的小方坯操作方法在这里显然不合适。我决定尝试从上面塞缝,把四周的缝隙塞好后,我将细细的引流管捣扁成尖头,一点一点的扎,直到扎不透为止,起初职工一堆埋怨,“老贾,你这是多此一举,没事找事”、“这多费功夫,塞个缝塞半天”,我知道大家很辛苦,一时半会会有抵触,但事实证明效果明显,起步漏钢明显少了,这么一扎我扎了六年直到现在,如今,塞缝已经成了准备的一个标准步骤,针扎验缝的方法也一直在被使用着。

二、校弧

起步漏钢得到了控制,接下来是粘结漏钢,操作工反映液面控制不住,拉不动、溢钢等等事故经常发生,查看趋势电流也极其不稳,一旦事故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漏钢,拉钢拉得心惊胆战,为什么会拉不动?难道是拉矫机有问题?还是……检查证明拉矫机没有问题,问题一定出在其它方面。一次开机偶然发现引锭进不了结晶器,还要拿撬棍撬来撬去,突然意识到这里有问题,我要校弧,在校弧后发现四个流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在结晶器厂家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将弧调整后,电流明显变稳,液面很好控制,拉不动的现象少了,至此,凡是更换结晶器或者扇形段我都会亲自校弧,直到对的两者完美对接。这一校又是六年,也已经成为标准操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对中

漏钢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零星的事故还是会发生,慢慢发现各个班组在准备对中时,方法不一致,对中的效果也偏差较大,由于钢流太偏,套管套不正,几乎贴着铜板,铸坯的初生坯壳形成极不均匀,遇到高温钢,很容易发生事故,对铸坯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对中呢?先对内外,对中棒稍微偏外3-5mm,然后对南北,将1流的南水口和4流的北水口和铜板间的距离调成一样距离,解决了对中方法不统一的问题,有了标准有了步骤就是执行,直到现在仍然是最快最好最有效的对中方法,解决了中包变形等因素带来的对中困难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咱就是要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不要让事故重演!”带着找问题的思想,我常常待在现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

5号连铸机脱方曾是困扰生产节奏的顽疾,不间断出现,每月产生近百吨废坯。铸坯脱方起源于结晶器,在铸坯到达二冷区后,四个弧的冷却不均匀加速了脱方坯的发展,另外,拉矫机的辊缝不平矫直时也容易导致铸坯脱方。针对铸坯脱方的成因,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每次更换下结晶器,我都要亲自检查水套水缝,确保四个弧在结晶器均匀冷却。其次,为了防止二冷喷淋集管的变形,先后更换了五个流的托架,另外,根据二冷水从上至下,由大到小的原则,将喷淋集管上喷嘴的位置作了更改,每个弧增加了两个喷嘴,并严格对弧,确保二次冷却均匀。“功夫不负有心人”。脱方坯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打铁就得自身硬”。在连铸当副作业长,把握大局,统筹各方,独当一面是必不可少的素质,而技术全面,能够胜任连铸工艺流程中各个岗位的操作,则是我的强项。在人员紧张的时候,不管是大包、还是拉钢、切割,无论在哪个缺人的岗位上,我都能从容操作,生产指挥者与岗位操作者的完美集合,是大家对我能力的认同和赞同。

在紧张的事故处理现场,我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

2017年,因为一场小的意外事故,被迫在家休养,可躺在床上的我,心里惴惴不安,满脑子想的还是工作上的事:连铸现在正是最需要用人的时候,5号机检修、生产工艺协调、设备的维护……诸多事情需要自己。工作的召唤和强烈的责任感,使我迫不及待,不顾医生的嘱咐,爱妻的阻拦,手术拆线的第二天,又出现在连铸现场,全身心投入到所熟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