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馆

历史的回声


李阳
2018-09-04

───长钢厂史展览馆巡礼

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600余幅珍贵图片,260余件实物资料,连缀成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将60多年的创业史浓缩在2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再现了我党自力更生的创建第一个钢铁厂——首钢长治钢铁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进入展览馆,穿过历史的烟云,首先看到的是“七七”事变两个月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等率领八路军从陕北东渡黄河,深入太行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1938年8月8日进驻长治西北郊20公里处一个叫作故县的小山村里。接着,专为八路军培养军政干部的抗大一分校也随总部来到故县办学。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因为有此政治条件,加上附近煤、水、铁矿石、石灰石蕴藏丰富,八年之后,一个以生产炮弹为主的大型炼铁基地选址故县。


    上党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去,晋冀鲁豫军区和边区政府便抽调骨干力量,在上党盆地浊漳河畔的故县村安营扎寨。这是一支由老红军、老八路、抗大学员和知识分子以及穷苦工人、农民组成的英雄群体,他们来自延安,来自黄崖洞,来自太行山褶皱深处的各个军工厂,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走到了一起。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大都曾就读于国内外知名大学,所学专业结构门类齐全。他们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包括炼铁、炼钢、铸造、耐火砖烧制、炼焦、水泥生产等的大型钢铁基地。从此,这片沉寂了多少年的土地上燃起一支不灭的钢铁火炬,以之为代表,近代以来一度衰败的长治冶铁业在埋葬蒋家王朝的历史洪流中重新崛起,新中国的钢铁事业从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起步。


    故县铁厂于1947年农历11月投产,日产灰生铁20吨。这个数字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然而在当时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其时各解放区都在发展军事工业,但晋绥、晋察冀、山东、陕甘宁等几大解放区都没有工业规模意义上的高炉,晋冀鲁豫边区故县铁厂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办钢铁工业之嚆矢,新中国钢铁事业从这片素有煤铁之乡之称的土地上起步。故县铁厂生产的50mm、60mm、82mm、120mm、150mm炮弹在解放战争中大显神威,大量用于太原、平津、淮海、渡江战役等解放战场上,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它将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的解放战争史上。故县铁厂骄傲地迎来了共和国的第一缕曙光,中国冶金军工史上从此多了一章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故县铁厂的建成,被时人誉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统计图表说明,1948年至1949年,太行军工共生产炮弹280万发,其中80%以上产自故县铁厂,一高炉被誉为“功勋炉”。原晋冀鲁豫边区军工部工程处长、国防科工委负责人郑汉涛将军说过:“长钢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数以万吨计的生铁,制造了数百万发的炮弹,这个功勋将永垂史册。长钢的贡献还在于培养了很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全国解放后冶金战线的巨大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这个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年陆达的精神境界


    展墙上的一张照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明媚的阳光下,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头发黑亮,衣着整洁,西装革履,英气勃勃,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看书,四周树影斑驳,花蕾满枝。多么富有浪漫情调的一张照片。这位青年人就是故县铁厂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冶金专家陆达。陆达原名陆宗华,出身于上层家庭,父亲是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稽查局高级职员,母亲是一位知识妇女。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3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深造,专攻钢铁冶金工程,照片就是他1937年春在留学德国期间拍摄的。“七七”事变争以后,24岁的陆宗华放弃即将完成的学业,毅然回国参加抗日。他不羡慕国统区大城市优裕的生活,直接投奔延安,脱下西装革履换成粗服布鞋。为了欣庆自己到达革命圣地,将名字改为陆达,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一生。陆达于1939年来到太行山区最艰苦的抗日前线,从事军火研究和制造。为了解决用白生铁制造迫击炮的难题,他将美国黑心韧化技术和上党地区古老的焖火技术相结合,发明了炮弹焖火技术,炮弹产量质量成倍提高,解决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


    10年后的1947年,陆达奉命主持故县铁厂的建设,旨在解决太行山区长期以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冶炼制造炮弹所需的灰生铁的难题。此间他拍摄的另一张照片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穿一身宽大臃肿的棉衣裤,头戴一顶旧帽子,脚下穿土布鞋,站在一座古庙的廊檐下,面容虽然清瘦却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两张照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位观众看到后在博客里感慨道:“陆达出身名门,家境富裕,完全可以留在德国当专家,过富足而安逸的生活;也完全可以回国留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当国民政府的高官和专家。他为什么要爬山越岭到贫穷、而且还看不出任何前途的延安呢?并且自觉自愿到中国最贫穷的太行山区和农民滚在一起,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硬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炼出了梦寐以求的灰生铁,造出我军急需的炮弹。是什么力量驱使陆达能这样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顾一切地、乐呵呵地苦干呢?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


    陆达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有志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建设故县铁厂的英雄群体的杰出代表。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追求和忘我牺牲精神,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在当今追求金钱和享乐成为时尚,理想信念的空气日渐稀薄社会氛围下,青年陆达的人生追求的确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艰苦奋斗精神和科学创造精神结合的典范  


    故县铁厂是在及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的,战争年代,物质财富极度匮乏,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精打细算,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将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如,高炉打地基没有钢筋水泥,就石灰、坩土和红土组用三合土层层夯实,用旧道轨代替钢筋。建设热风炉没有钢板,利用矿井下的生铁水管,创造性地制作成功管式热风炉。巧妙利用自然地势,架设木栈桥推罐车上料,省去了现代高炉机械斜桥上料的复杂工艺;没有粉碎机,以农家石碾代替。没有化验仪器,就用口尝牙咬的方式来辨别氧化铝、氧化硅等原料的性质。没有牵引机车,自己动手制作……  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无一不是尊重科学的结晶。 艰苦的条件,坚强的信念,激发了他们的无限创造力,于是,在简陋的工棚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在摆着窝头咸菜的饭桌上,一个个奇思妙想产生了,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案完稿了。靠着这种精神,创业者们在太行深处的山沟里创造了共产党的“两个第一”:第一座炼铁厂,第一座机焦厂。


    密封柜里珍藏着陆达厂长65年前建厂期间记下的四本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中文、英文和德文,写满了因岁月而发黄的纸页,举凡炮弹图样、试验数据、资源勘探、工艺流程、工程计算、材料消耗、薪金标准等等,事无巨细,应有尽有,字迹流畅、工整,一丝不苟,是故县铁厂建厂前后最真实、最权威、最全面的原始记录。解说员告诉我们,这几本笔记凝集了陆达前半生的全部心血,已经珍藏了60多年。“文革”中,许多资料散失了,唯有这几本笔记保存下来了。这次兴建展览馆,陆达夫人、90高龄的王林老人决定将之寄存长钢。这些笔记,是新中国钢铁发展史上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堪称镇馆之宝。它向世人证明了,故县铁厂虽然坐落在贫瘠的沟壑里,但根子却深深扎在科学的沃土中。“土八路”并不土!  


    在“风雨历程”展区,讲解员在一张照前停下来。照片上是一个木结构厂房的内景,许多人正在里面忙碌。讲解员为我们讲诉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1952年10月,故县铁厂完成了历史使命,由军工系统移交地方。 这时,工厂和职工面临着一次重大抉择:停产炮弹后,由于生铁没有销路,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是想办法求生存呢?还是就此关门大吉,散伙回家?职工们毅然选择了前者。于是在1953年底,开始筹措上马炼钢工艺。要命的是,炼钢,却没有厂房,建造要花很多钱,怎么办?职工们发扬战争年代自力更生精神,因陋就简,将1947年建造的木结构铸造厂房改作炼钢厂房。厂房高度不够,无法走行车,就在地下挖出4米深的地坑,以增加相对高度,下面放置铸锭地板。木柱子承受不了行车重量,就在地上竖立生铁管,上面铺上道轨走行车。为防厂房失火,将木柱子全部涂上红泥覆盖。在木厂房里炼钢,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家!但奇迹在故县铁厂产生了。经过艰苦努力,1954年7月,炼钢车间1.5吨碱性转炉投产,日产钢20吨左右。这是继唐山钢厂、新疆八一钢厂之后的全国第三家碱性侧吹转炉。1958年,炼钢车间技术指标进入全国冶金系统先进行列。一位观众听了这个故事,不由感慨系之:

    不甘沉沦奋争光,

    生存之道勇者强。

    脚下无路敢趟路,

    木厂房里炼出钢。


    这事如果放在今天,一定会有人建议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炼钢有了,由于没有轧钢工艺, 故县铁厂只得将生铁或钢锭运到河北、山东,低价卖给当地的轧钢厂,真正属于自己的利润很少。“由粗变细,让锭成材”,成为全厂职工的共同愿望。经过积极争取, 1956年下半年上马轧钢工艺。国内购买不到小型轧材设备,就将战争年代国民党丢弃在山东的一套300㎜小型轧铝设备运回,经改造后,建成年设计能力4.7万吨的轧钢生产线,1957年9月份投产,生产建筑用钢材。其时,全国共有14家生产钢材的钢铁企业,故县铁厂是其中之一。1959年,北京建设十大建筑,其中就有故县铁厂提供的钢材。


    故县铁厂的创业者建设和生产中,练就了一种精神,一种和延安精神、太行精神齐名,且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精神,是延安精神、抗大精神、老八路精神在上党大地的延续。周总理1956年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建设的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



                                                         浴火重生 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长钢从建厂到如今,六十多年来历经坎坷,仅厂名就换了不下10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几代长钢人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进行技改和建设,几乎所有的生产工艺都是由小到大,由土到洋,竟无一例外!如,一高炉从1948年建成,到1956年,中间三次扩容,由51立方米到58立方米、再到71立方米,最后到83立方米;现在的三座高炉达到1080立方米。枣臻焦化厂的焦炉,由原先的10孔,一直增加到67孔,其间经历了50年。三个24平方米烧结机,分别改造过多次;现在两座的新烧结机达到200平方米。转炉最先是1.5吨空气侧吹转炉、之后到2.5吨、3吨、6吨;后来又上马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先是6吨,后再扩容为8吨、再扩容为15吨;现在新建的三座转炉达到80吨。轧钢亦如此,先是滚动式冷床,到后来的锯齿式冷床;从横列式轧机改为纵列式轧机,从开坯到半连续轧制,再到连续轧制。年产钢能力从最初的千余吨,提高到到现在的360万吨。主厂区占地面积从建厂初的300亩扩张到5平方公里。六十五年前,故县地区还是一片沟壑纵横,野兽出没的荒坡野岭。如今高楼林立,车流辐辏,已发展成为长治最大的工矿区和物流中心,对长治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幅幅带着岁月沧桑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资料,反复向人们诠释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纵观长钢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者们充满艰辛的奋斗史。它达到今天的规模,是在条件简陋,技术装备落后,国家投入很少,靠自己从零开始,惨淡经营,倾几代人的血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的脚步从长钢的昨天走到今天,我的思绪从长钢的现在飞回过去,强烈地感受到了长钢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韧性、一种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信念。


   然而这个曾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过突出贡献,在中国冶金军工史上赫赫有名的老企业,进入21世纪,处在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钢厂和机制灵活的民营钢厂的双重挤压下,步履艰难。2006年,长钢改制遭遇挫折,人心涣散,前途迷茫,生产经营雪上加霜,被抛入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长钢的路在何方?阴云笼罩在人们的心头。2008年9月,以郭士强为首的长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重聚离散的人心。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和实力雄厚的首钢集团成功实现联合重组。


    长钢加盟首钢后,制定了“三步跨”发展战略,确立了打造“五个长钢”的发展理念,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陆续建成十几项技改工程,并在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获取工作上取得重大脱破。这个历经坎坷的老牌国有企业,终于柳暗花明,重获新生。


    红色序曲、艰苦创业、风雨历程、自强不息、浴火重生、和谐家园、群英选粹、领导关怀、前景展望……十大展块布空间,一朝梦回六十年。65年上下求索,65年曲折前行,65年磨练砥砺,65年风雨兼程。最后的长钢沙盘则用声光电等技术为我们描绘了企业未来的壮丽前景。长钢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是:依托首钢总公司的管理、技术、品牌、人才优势,以长钢红色文化为助推剂,加快淘汰落后、升级改造步伐,构建“煤、电、钢、化工、装备制造”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研制并生产高兆帕的超高强度钢筋和其它优质钢材,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潮流,长钢真正成为对本地区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对山西经济有重要贡献的国际一流的长材生产、研发基地。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长钢老一代创业者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永存!